这方面的事儿。
第11章 火器
时间,康熙十九年,公元一六八零年秋。地图,京城紫禁城毓庆宫。
度过了炎炎夏日的小太子自觉怎么都舒服,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傍晚,心里一直挂念着古华夏的那就“落后就要挨打”的小太子,捧着造办处的火器研发资料聚精会神的研读。
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二百过年后就会发生世界第一次和第二次战争,而华夏大地就是一个赤=裸=裸的被□□被侵略的地方。
那句刻在被焚烧殆尽的圆明园的残柱子上的“落后就要挨打”,一直到了他上辈子的星际时代,人们还是把它作为帝国大学的校训,时刻牢记于心,警醒自己要自强不息。
所以胤礽现在是非常积极的,想把当前大清国的火器水平给拔高一大截。前一阵子,他把皇家藏书阁里面有关火器的书都搬到了自己毓庆宫的书房,《兵录》,《神器谱》,《武备志》,《西法神机》,《火攻挚要》等等,一本都没有遗漏。
这些书详细记载了前朝火器的制法,图纸以及火器的使用和其兵营如何的排兵布阵。让小太子对于目前大清的火器水平有了个非常直观的了解。
纵观前朝火器的发展史,一开始是前期的高速发展,火器的生产情况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中期停滞,火器的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诸国。
末期的时候因为周边战争的逼迫,当时的政府从葡萄牙那里,购买了葡萄牙人在英国海船上缴获的佛郎机火炮加以仿制,赶上了世界火器发展的尾巴。
再加上当时战争频繁,火炮需求大,人们在生产和使用火器中不断地进行研发试验,就有了射程五百丈的红夷大炮。也就是现在的红衣大炮的前身。
所以,前朝末期虽然在很多方面对于火炮,火铳和鸟铳都有所改进,也是一个发展高峰时期,但本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