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辞去公职以专攻论文,正大则既导之亦勉之,劝其勿轻言离职。
“诺。”
“首则,乃嘉许之语;次则,为存疑之论。”此即吾对汝之审阅之语。再则,关于编纂之建议,述之有三:编纂之事,首在精通标准与规范,于自动点火之术、炉型择定等,皆应深思熟虑,勿为商贾之言所惑,免致技术参数失当,炉型亦须依旋转窑之优良者以为参照。又,五图一表之制作,当紧扣项目之核心议题与初衷,即新冠疫情之应急需求,务求贴合实际,非但循规蹈矩于模板之间。“硬件若不坚实,软件更显薄弱”,项目本身或无大碍,然编纂者于技术把控之不足,或将累及项目之整体质量。”
“将此等思想融入其中,一章一节对照论之,内容便明矣。”
“诺诺。”
然,将己之见强加于人,诚为难事。果不其然,正大收学子之拟辞之书:“先生,吾拟三月左右离职。”
“何以故?”
“论文之编纂匆忙,兼自身之疾。”
“吾愿为尔首选之师,若方便,何如?”南北君因正大之言,知若辞则不再收其为徒,故有此问。
“定否?”
“尚未。”
“三月初定之。”
“班主任言,宜先联导师。”
“吾与邹先生商之。”
“有劳。”
“邹先生电话中表赞同,待国家线出再定。”
“谢先生。”
“先生,吾深感有负于汝。夜班之后,心脏不适。”
“汝当主动访邹先生,探其实验Sci,为博士之路早作筹谋。”
“专于业事,潜心于学,以博取博士之位。”
“善哉。”
“有劳先生矣。”
“无论学院最终如何裁度招生之额,君既有志于吾门,虽非亲督君之卒业设计,然吾必竭力襄助,期成佳作一篇。”
“诺。”送南北君去后,正大教授复审视案上之资,心之所向,愈发明朗。彼深知,杨斐君之勤勉与潜能,南北君之改过与坚韧,皆世所罕见之才。然名额有限,须秉公持正,以求至当。夜深沉,月华如练,正大教授援笔书四字:“听之任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