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了半盆白面,足有四五斤的样子,然后端到炕上去。
宋秀莲看着女儿瘦瘦小小的人儿搬着偌大一个面盆,因为用力憋得小脸通红的样子,真是心疼的不行,连忙出声道:“小秋哇,先将就两天,我很快就能下地了,到时候我来蒸干粮就行了。”
小秋用手背撩一下垂下的头发,仰脸笑道:“娘,你是怕我不会蒸,给你祸害了这白面吧?嘿嘿,我就在炕上和面,你给我说着点,我就不会糟践面粉了!”
宋秀菊也洗完了尿片子,洗干净了手进来:“姐别担心了,我和小秋一起干,今年咱家的馍馍也是我发面蒸的呢,放心吧,糟践不了你的白面。”
被她们俩这么一说,宋秀莲即便心疼孩子,也忍不住笑了。
接下来,小秋和小姨分工合作,小秋用小盆子兑了温水,将发面用的面引子在温水中化开,小姨就已经脱了棉袄,系了围裙,挽好袖子,跪坐在炕上,开始和面。和好面,还不能立刻蒸,拿干净的盖帘盖住面盆,又拿一床干净褥子把面盆盖住,放在炕头的角落里,静静等候面发起来。
弄完这些,宋秀菊就询问小秋:“墙纸买了么?”
小秋就嘿嘿笑起来:“我就想着发上面糊墙,结果小姨就跟我想一块去了!”
见她两个嘿嘿地笑,宋秀莲都不由地跟着笑起来。
因为宋秀莲坐月子,还有小兄弟不能惊动,小秋也没打算大动干戈,就打了一点点浆糊,和宋秀菊配合着,把炕围子糊了糊,用的是堂大伯王利群给的报纸——大队里订的报纸,也没人看,都被大伯锁着,年底大队部成员分一分糊墙。小秋家因为与王利群家走的比较近,每年也能沾沾光得一点儿。
糊完墙还不到晌午,小秋就去放杂粮的地方,收拾了好几种杂粮出来:红豆、趴豆、红枣。红豆趴豆用来蒸豆包,需要泡一泡煮熟用。红枣用来蒸枣糕和年糕,需要挑一挑,再过一遍热水,去去苦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