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充足的时间复习文化课。而后者的薄弱之处是专业水平,只好尽量地多去参加校考,去考二三十次,希望可以拿到一两所学校的合格证。
通常情况下老师并不建议参加太多校考,去考二三十次这种,相当于要拎着沉甸甸的画箱东西南北地跑遍全国了,而且要按照各所学校的校考时间,很有可能今天从东南跑到西北,过几天又要从西北跑回东南……
这样东西南北地跑一通,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在这期间基本就告别学习文化课了,甚至能不能把自己参加的所有校考都准备充分也是一个问题,毕竟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命题风格,学生在去参加校考之前最起码要将考试大纲细度一遍,按照往年的考试题目练练手……
而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如果真的想要准备充分的话,可能在心仪院校的校考前要进行长达一个月时间的针对性突击训练,毕竟校考和联考还是有区别的,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校考可能会有比较强的偏好,比如说有些美术类院校更看重美术考试的设计能力。
再过一段时间,等到去参加联考的学生们回到培训学校之后,培训学校也会根据大家不同的报考情况,将报考同样学校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画室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舒宜打算在清华美院的校考之前,她至少要准备一个月的时间。
至于报考学校很多的学生,要着重对哪些学校进行针对性训练,又要挤压哪些学校的时间,甚至去裸考哪些学校,就都是自己决定的了。
舒宜此时觉得她来北京培训学校的选择还是很正确的,大型的培训学校和林老师小型的画室不同,即使林老师专业水平很好,但可能也只自己研究过有限的几个学校校考的风格和老师偏好。
而舒宜现在所在的培训学校,每年的校考过后,都是所有老师一起上阵,基本上将学生们报考的院校校考都研究一遍,自然能有更多的积累,就像一中对高考也有自己的研究一样。
就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中,舒宜也收拾好了行李,买好了回家参加联考的火车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