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有之,惶惑不安亦有之。大将军走了,以后大梁的江山由谁来守?
皇帝和庄鸿曦感情深厚,更是泪洒朝会,泣不成声。散朝后,抖着手写了悼词及追封庄鸿曦为镇国公,赐谥忠武,行国丧之礼天下吏人服丧二十七日的旨意,命礼部昭告于众。
很快,民间也知道了镇国大将军为国捐躯的消息,万民哀恸,不等礼部宣告皇帝的旨意,大街小巷在一夜之间都挂了白,百姓们皆自发穿素服戴起孝来。
十天后,庄词运棺回汴梁。
从城外十里的离别亭到大将军府,这一段官道,都跪满了人,恸哭声不绝于耳。
皇帝和赵歆及朝臣也都一身素服,候在了大将军府门前。
运棺的队伍渐行渐近,还未至将军府门前,皇帝与赵歆便已跪下了。他身后一堆人,见状也都哗啦啦跪倒一片。
庄鸿曦这一生,行事磊落坦荡,无愧于心亦不负于国,对得起他生前的风光无限,亦当得起身后的极尽哀荣。
大梁朝开国至今两百余年,不管是皇帝抑或是朝臣,能担得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字的,仅他一人而已。
大梁举国服丧,西戎王也敬他这位对手风骨,竟也宣告停战七日,让庄鸿曦走得安心。
停战七日的这期间,桂州这边,众人尚沉浸在悲恸中时,杨老大瞒着席香,趁夜领着他手底下的两万兵马,出城去进攻驻扎在城外的西戎营地。
杨老大以为西戎大军都撤去幽州,此时桂州城外的西戎军人数不过万人,他带兵潜行,接近西戎营地时,却发现空无一人。
怎么可能空无一人?
杨老大心中才闪过此念头,便听有人忽地惊呼道:“我们遭埋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