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了。
“父皇,您今天有点累了,儿臣给你念吧。”
刘据轻声问。
“也行。”刘彻点了点头。
刘据拿起一封奏书,读了起来。
没过多长时间,刘彻就头疼的摆了摆手:“罢了,看来这次又没有什么人才了,太子,你再读一封,如果再不合朕心意的话,你看着选几个士子算了。”
“是,父皇。”刘据躬身答应,然后从旁边随意拿出一封奏书:“恩,这人叫张凌,哦,长陵邑人,这人好像和救了安阳的是同一人。”
刘据惊讶了一下。
“恩,这倒是巧了,先读一读他的文章吧,如果可以入眼的话,那就给他一个官做做。”
刘彻用手点了点,定了下来。
“此人写了一篇长赋和一个奏书。”
“赋的名字叫阿房宫赋。”
刘据先是看了一眼赋的名字,介绍道。
“写阿房宫的,老生常谈罢了。”刘彻笑着摆了摆手。
阿房宫可是秦国最著名的宫殿了,所以汉代也有不少的人写这个建筑,而且都华丽异常,刘彻素来喜欢长赋,已经不知道听了多少了。=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刘据拿出阿房宫赋,抑扬顿挫地读了起来。
“嗯嗯,写得不错。”刘彻听到前面几段描写描述阿房宫的雄伟的句子时,赞赏了一句。
司马相如之后,他已经很少能够听到这么华美的长赋了。
正在这个时候,刘据突然奏起了眉头,停住了的声音。
“怎么了,继续读啊。”
刘彻奇怪的看着刘据,不明白为什么听的好好的突然停了下来。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刘据无奈只好一字一句地接着读了下去。
大殿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冰冷了起来,待读到“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的时候,刘据忍不住再次开口。
“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