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不是会讲、便是背书与复讲。
一个月中,大致十三天的时间都在背书,八天复讲,剩下的便是自修、检查学业、参与活动之类的时间。
相对后世不要求死记硬背的素质教育(应试改革后),国子监可谓将死记硬背发挥到了极致。
每个监生都必须熟记文词,通晓义理,三天一检查,每次检查,都需要背诵大诰百字、本经百字、四书百字……
背不过去,打十板。
别误会,这十板子可不是打手心,而是打屁股……
每个月还要写六篇作文,经义二道,四书义二道,诏诰、表章、策论、判语内科二道……
想偷懒都不行。
对于明初的国子监而言,监生还算是用心的。
不过,很多监生是正统儒学之士,俗称:
书呆子。
第十一章 帝国顽疾,李景隆有二心?
王绅如何在国子监评选人才,校验人才,朱允炆不想管,也管不着。
自从设置内阁之后,朱允炆终于从无数的奏折中得以脱身,偶尔与内阁大臣与六部商议一些事情,倒也显得轻松。
但随着朱允炆对大明帝国的了解深入,便感觉一阵阵不安。
看似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