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皇上动作,可谓大善。”
郁新轻松地喝了一口茶,轻松地说道:“可不是,骑兵每月粮食两石,寻常士兵每月粮食一石,仅是粮饷,京师便耗费尤重。削减十万兵,每年可节省粮食三百六十万石。如今入夏,雨季颇多,河堤修缮,灾情救援,都需要钱粮啊……”
“户部之事,难啊。”
夏元吉打趣道。
郁新呵呵笑道:“维喆啊,可要多多担负起来,户部之事,还需你多费点心。”
夏元吉,字维喆。
夏元吉凝重地点了点头,看着有些老态的郁新,缓缓说道:“裁军之事,是否与召燕王入京有关?”
郁新眼神中闪过一道精芒,旋即呵呵笑了一声,道:“我们这位皇上,属实不一般啊。你听闻消息没有,解缙已然进入翰林院。”
“已是听闻,解缙在太祖时期,虽轻浮狂傲,属实是一正直之人,为民请命,铮铮直言,这样的人在皇上身边,是一件好事。”
夏元吉不吝赞赏。
郁新起身,走到夏元吉身前,道:“说来奇怪,皇上身为太子时,齐泰、黄子澄便是东宫之人,如今皇上御极,齐泰依旧是兵部侍郎,黄子澄依旧是翰林院修撰,近臣并无升迁之举,反而是解缙……有些不寻常啊。”
对于新登基的皇帝而言,最先重用的,往往便是自己身边亲近的大臣。
可太祖都送入孝陵一段时间了,也不见新皇上施恩旧部,第一个提拔的,竟然是远离朝堂多年的解缙,这着实令人不解。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