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眉头紧锁,自己还记得看过一份后世的史料,在大明富足时,一两银子可以买米两石,就是在平常年景,一般一石米也只要一两银子,现在米价虽有回落,但仍是这么贵,竟要五两银子一石,实在是离谱了。
还有耕牛,现在灵山卫城内的大牛价格普遍都要在二十八两多一头,小牛也要十五两多一头,买三头牛,己经算是打了折扣了,也是花去了八十两银子。而且那三头耕牛齿龄都很大,算是老牛了,体态也比较瘦弱。按照陈勋的说法,要不是因为三头耕牛又老又瘦,二十八两银子一头的价格都谈不拢,至少要三、四十两银子一头!
刘衍记得明初、明中牛价一头不过六、七两银子,万历时一头牛价也只在十两多银子左右,现在一头大牛竟要二十八两,牛价彪升得如此厉害,还要不要百姓活命了?
陈勋继续解说,他们买了耕牛与米面之后,又到一家打铁店内买了锄头,铁耙,犁头、犁壁等。此外又跑到竹器店去买了簸箕、扁担、箩筐等物,都是比往年贵了不少。
加上陈勋和四名墩军这些天的吃用等,等他们回来时,刘衍给的一百五十两银子己经所剩无几了。
此时陈勋忍不住大骂各样物价之贵,骂那些奸商趁机哄抬物价,连今年木炭都比往年贵了不少,他们买了一百多斤的木炭回来,竟用了一两多的银子,放在往常,这些木炭只要五钱银子。
刘衍半响无语,盘算一百五十两银子就没了,不由也恨恨骂了一声:“这些奸商,抢钱啊。”
陈勋回来时,还跑了一家木器店,为刘衍买了一套的桌椅台凳回来,倒让刘衍有些惊讶。
“属下还想着给甲长再添置一些家具,可是现在物价太贵了,实在是买不起了。”
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