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木料青石,还有垦民需要的口粮等等。
如果今年可以疏浚修建一些水渠,便要抢着今年播种冬麦,还有明年开春可以种一些高粱、谷子、豆子等,这些都需要采买种子和农具。
刘衍三人说了一阵,事情虽然是千头万绪,但是首先一点还是需要人口,这也是屯堡开始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
灵山卫是一个庞大的地方,历史上灵山卫自创建以来,灵山卫的民户就没有超过一千户,人口一直在五六千左右。而军户,自建卫来,历史上曾有军户八千多户,人口数万。到万历年时,直降到一千多户,现在不知道有多少。眼下灵山卫的军户百姓纷纷逃亡,加上兵灾、天灾等等劫难,各处的人口越少,特别是青壮人口正在不断的流失。
正是因为这样,刘衍便将主意放在招募流民上,但是招募流民是要靠运气的,流民的流向不定,有时大股流民涌入某地,有时又百里看不到一个人。自己暂时也没那个财力到各地去大规模宣传。
不过刘衍在王家庄的时候,便听管队官王炆镇提起过,现在山东各地普遍遭灾,灵山卫各地倒是出现了不少的流民,或许可以从他们那儿招募。
另外本地人中也可以想想办法,毕竟每人授田几十亩,就算本地的一些军户、民户,只要是家口多的,也完全可以分出一些男丁前来授田,关键是要让他们相信未来屯堡的前景。
于是几人探讨了一下,刘衍便想起了王炆镇给的公文,于是决定后天便去夏河寨前千户所一趟,去向千户所的管屯官再讨要一些人口与耕牛等物,不过有了之前的例子,刘衍对后日之行己不抱什么希望,不过去试试也好,能要到一点算一点。
同时刘衍让陈勋后天带人去灵山卫城,尽可能多的买些米面备用,如果能低价买到一些耕牛农具便最适合不过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