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妩这样分析道:“我想他的目的是要让我们庄家和安王彻底决裂。世昭表哥年少曾受父亲的栽培,如果表哥因此下狱,在狱中遭遇不测,您说姑父会不会怀疑是您暗中所为?这就是一箭双雕之计。”
安王妃深吸一口气,感慨道:“妩儿,过去姑母只当你是孩子,现在看,你比我们这些长辈更通透,我也不担心你进宫会被人欺负了。只是你不该瞒着你母亲的,她一直在为你担心,就怕你这性子入宫后会被人算计。”
清妩轻松地说;“经过这件事,母亲就不会担心了。皇上对傅家不过如此,看来是个明白人。”
安王妃想到有人要害她的孩子,心里的怒火无法消散,恨恨道;“昨天御史又参了傅渊一本,告他结党营私。我只盼着皇上严查,不管是什么罪名,只要皇上治他的罪,我心里的气才能顺了。”
清妩道;“他都能算计郡王和世子,想必过去一定还做过别的见不得人的事,您就等着好消息吧。”
事情的进展也在清妩的预料中,负责搜查傅府的官兵在傅府中找到了傅渊勾结朝臣,结党营私的证据。其中也有她最想要的孙禄的罪证。
原来前世孙禄投靠北秦是受了傅渊的胁迫,孙禄为官多年,贪污银两多达数十万,若朝廷追究起来,一定死罪难逃。虽说北秦律法也容不下贪官,却不会计较一个降臣在原来的国家犯下的罪行。傅渊不知道有什么手段得到了孙禄贪污的证据,这些证据就成了他威胁孙禄的筹码。
除了孙禄,还有其他官员的把柄落入傅渊手中,虽说证据的真假还有待于调查,但不管是真是假都改变不了傅渊有罪的事实。如果是真的,他就是知情不报,如果是假的,他就是捏造伪证,这两项罪行都是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