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回忆了一下,鳗鱼需要的水藻有三种。
分别是“针状蓝纤维藻”、“鞘丝异球藻”、“裂片拟珠藻”。
除此之外,还需要让鳗鱼体内的一部分矿物质含量达标,如果没有达标,那鳗鱼同样不会变性。
不过矿物质方面比较好操作。
江淼拿起笔记本,用笔记录下一个个需要采购的东西,或者需要自己生产的东西。
比如那些水藻,只要可以直接大规模量产,那就不需要使用昂贵的激素和药物去诱导鳗鱼变性。
这是人工繁殖鳗鱼降本增效的核心。
同时,江淼非常清楚,这个技术瞒不住有些人的窥探。
毕竟他的养殖场需要请人,而且他购买的饲料、药物,别人只要有想法,出一些钱,很容易就可以查到他使用了什么药物、饲料。
因此卖鳗鱼苗的生意,必须速战速决,在第一时间大规模出货,将第一波快钱吃进肚子,然后等其他公司模仿出来后,直接压到微利的价格,让其他公司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
要这样做,那第一波鳗鱼苗出货的规模,至少要达到一百吨左右,将整个亚洲市场吞下去。
江淼研究过近些年的鳗鱼苗规模,高峰期也就六七十吨而已。
只要他的公司可以达到年产一百吨鳗鱼苗,那其他公司要进入这个市场之前,就必须先掂量掂量一下能不能回本。
毕竟市场需求才是第一导向。
如果市场一下子有了充足的货物,加上货物利润呈现出下降趋势,那其他公司就不会马上进入市场,而是会选择持币观望。
江淼对于鳗鱼苗产业虽然重视,但并没有将其当成为核心产业。
毕竟这个一套鳗鱼繁殖技术,本身很难完全保密。
虽然可以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用法律遏制一下一部分公司,但是这种养殖技术专利,要绕过去太简单了。
而且那些小公司,或者国外的公司,压根就没有办法监控。
江淼也不想整天去打官司,因此使用先发优势,加上后期价格战,就是当前最佳的选择。
思考了大概的思路之后。
他准备明天去找姐夫帮忙,在马宫租一片适合的鱼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