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但是之后,我会上一道折子,建议皇上废除内阁、废除首辅的位置,将六部的位置提升,让皇上与六部尚书直接共商国是,分权。
谢首辅,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能将国家的生死存亡至于皇上一人的掌控之下,那样太过于危险,若是出现一个昏君,就会将满朝百姓带入深渊。可是你将整朝的生死存亡都系于一个权臣之手,难道就会比让在皇上手里安全么?
却是,权臣都是经过科举的,都是在官场历练过的。但是从而出头的人,一定是如谢首辅您这样廉洁自律、风清气正的人么?并不是书念得好的人品性便好,若是个奸邪小人成了权臣,整个大晏朝又会好么?
所以我想到的方法是分权,不将权力系于任何一人手中,而是置于七个人手中,只要不是绝大多数的人都腐坏了,整个朝廷就能正常运转,大晏朝就能河清海晏,这样不是更好么?”
谢正卿一愣,完全没有想到蔡思瑾竟然是这样的想法,他立即提出疑问:“分权之后也有很多弊端,做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改革的成效会差很多。”
蔡思瑾笑道:“谢首辅,您推行改革二十一年,我再继续推行改革十八年,有了这近四十年的时间,我想已经足够为大晏朝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支撑这个国家往下很好的运转几百年了。几百年之后,若是后人有才华,自然能推行新的改革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若是后人无能,那也没有办法,历史总是这样的,一个腐朽没落的朝代一定会被一个新兴有活力的朝代替代的。”
谢正卿叹息一声,然后朗声大笑,说道:“谢正卿自负一世,只觉得我是当世第一聪明人,现在看来,我的格局竟然没有致知你来得大。致知,我相信你会做一个好首辅,也相信不管大晏朝能延续多少年,你都将是一名流传千古的一代明臣。”
蔡思瑾拱手到:“谢首辅过誉了,您在大晏全面推行新政改革,若说一代名臣,也当是谢首辅您。”
此次会晤二人均很满意。回家之后,蔡思瑾得意地在周水静面前嘚瑟,说道:“静儿,你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