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虽然有五皇子,但是事实上却依然掌握在皇上手中,抑或是掌握在谢正卿谢首辅手中。
且吏部的官员都是人精。便是五皇子在吏部呆的再久, 只要他下一步当不了皇上,吏部的人便不会再给他任何面子,他们逛是会见风使舵的。
然而工部则不然。工部的人有点认死理,人很诚实。一旦认准了什么事什么人,很大程度上不会再改变,若是真能认可九皇子, 忠心度会大的很多。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工部是一个更好收买人心的地方。
不过工部也有弊端,工部的这些人一心实务。很难卷入夺储之争当中。所以算是各有利弊。
再者说,皇上只是让他们两人在这两个部门学做事,又不是将这两个部门分给他们了,部门是好是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皇上的心思实在是难猜。之前虽然没有让睿王府和睿王的大婚典礼逾制。但是既然将睿王放到了工部就隐隐有了与五皇子打擂台的倾向。
我估计不管皇上此次怎么想,怎么看,五皇子必然是要对九皇子不满,要针对九皇子出手的。”
蔡思瑾闻言长叹一声:“看来九皇子与五皇子的斗争已经白热化、避无可避了。而我还要在外治理黄河至少两三年,不能在京中对九皇子策应,不知道九皇子情况会如何?能不能过了这些坎。”
周水静闻言笑道:“夫君不必担心,更不必介怀。谢妃乃是人精,九皇子也不是易与之辈。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便罢,他们会做好他们的事情的。”
时间紧迫,蔡思瑾没有再与九皇子辞行,直接带着妻子和谋士于正月十五之后坐船离开了京城。继续去修理黄河河堤去了。
在五皇子府中,众谋士们也是吵了半天,却没能争出一个结果。没有办法,他们没能理会透彻皇上的意思啊。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定论:既然九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