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梅梅在车上提起女儿的同学杨芳也是有原因的,她和老沈两个人资助了两个贫困生,其中一个便是杨芳。
那孩子一见到她就叫阿姨,还说认识她,再仔细打听才知道,原来还是女儿的同学。
女儿上的是全市最好的小学,原则上只收辖区以及成绩十分优异的学生,能考上这里的农村孩子,只要能一直保持下去,考上好大学是迟早得事。
这是市里今年的扶贫项目,市政府的领导们几乎每家都帮扶了一个困难儿童家庭,她家能力强些,便资助了两个。
上行下效,这样的教育精准扶贫,带来的社会效果并不差,从上到下的大小官员,好些商人,老师都纷纷效仿,做样子的人肯定有,但总体来说,还是好处大于坏处。
说好了先富带动后富,可是眼瞅着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越来越富,比如说李梅梅,前几天才和外国的大公司签了单子,生意做到五湖四海,但是一直穷着的那批人,有些人家的孩子还是上不起学。
学费书费是减免了,但是穷人家里,孩子顶一个劳力用的,有些孩子早上四五点便要起来喂牲口,干家务,下午下学后又是干不完的农活,打不完的猪草,这样下去,想靠着读书走出农门,天方夜谭。
和女儿住在同小区的几个孩子,放学了还有补习班要上,教辅资料写不完往楼下扔,这样的差距,让人心里很难受。
推己及人,谁也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杨芳的父母进城打工后失踪,音信全无已经三年,她跟着大伯一家生活,杨大伯家尚且有五个孩儿要养活,多她一张嘴,真不是多一双筷子的事情,更何况这孩子争气,市里最好的学校下来招生,她自己考上了,谁也狠不下心来叫她不要上学。
李梅梅把前因后果告诉沈牧,她特别不以为然,“以前还怎么处就怎么处以后就怎么处呗,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