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梅梅笑嘻嘻的跟在她奶后面,她脸皮厚,“奶奶奶,我刚都看到赵奶奶给你钱啦,我爹要去农具厂当工人,这多好的事啊,奶你可是最大方的老太太,我最喜欢你了,你看我长的又瘦又小就是肉吃的太少,你给我多吃点肉,我长大一定是咱李家最好看的。”
李保国新鲜出炉的师傅老耿给自己徒弟找了个农具厂的工作。
李婆子笑弯了眼,“你小人家的,谁教你说的这些话?”
“我聪明嘛,不用教就会了。”李梅梅骄傲的挺了挺小胸脯。
李婆子伸出两根手指,在孙女白白嫩嫩的脸上掐了掐,还别说,他们李家人所有的优点都长到小妮儿脸上了,十里八乡再找不出来比她还灵秀的娃儿。
“不是奶骗小孩儿,公社的肉供应的紧着哩,现在有票都买不到了。”
畜牧站的猪好些都拉到省城了,这是翠花女婿来送鸡的时候说的。
正好李老头从外头进来,随口道,“队上分的那两斤肉不是还剩下不少,多切两个白菜,少放点肉不就行了,到时候我把老耿叫上,咱们也正儿八经吃一顿饭,以后吃了大食堂,这机会可就少了。”
听老头子这么说,李婆子也觉得有道理,一拍大腿,“你说的也有理,”又颇为遗憾的补充道,“就是这腊肉包饺子没有新鲜猪肉好吃,到时候我再剁半只鸡,炒两个下酒菜,就当提前过年了。”今年的年估计要在大食堂过了,大食堂能吃饱不假,但是今年这光景,要想吃的多好,想的美!
作者有话要说:有关《农业十二条》的政策是我上网查的,中央确实公布过这样的措施,但当时的情况下,应该很快就流产了,六十年代中期,形式已经越来越严峻,据说走的资本家在那时就开始居家迁往国外,六六年,以某事件的开始为标志,中国近代史上混乱的十年开始,这也是中国在寻求发展的道路上走过最为曲折的路。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