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萧缜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
此后,由于萧思睿的出色,镇北侯府的资源越来越多地向他倾斜,众人纷纷赞誉老镇北侯后继有人。萧缜越发妒恨他:明明自己才是父亲的儿子,却仿佛永远没人看得到他。
矛盾越来越深,在镇北侯夫妇和萧明润看不到的地方,萧缜对萧思睿的恶意越发明显。
矛盾的彻底爆发是在萧思睿十四岁那年。老镇北侯病重,临终前铺好路,为萧思睿在禁军中谋了一个殿前司马军指挥之职。
那时,萧明润已经进宫,乔太夫人伤心过度,卧病在床,萧缜这个世子成了镇北侯府新的当家人。丧仪上,他不顾老镇北侯的遗言,不许萧思睿以子侄之礼服丧,甚至把萧思睿守灵的位置排在最后。萧思睿顾着不能毁了丧仪,忍了下来,丧仪结束,就默默收拾行装,搬出镇北侯府。
离开那天,萧缜拦下萧思睿,要他把当年那把木剑留下。当年萧明润帮着萧思睿把剑要回去,老镇北侯和乔太夫人也因为这事责罚了他,他一直耿耿于怀。并说,这些年,萧思睿欠镇北侯府的可不止一把木剑。
萧思睿冷冷看了他半晌,将珍藏的剑取出,交给了他。
乔太夫人病好后,听说此事,差点又气病,亲自来找萧思睿,要接他回去。萧思睿怎么可能再回去,婉言谢绝了乔太夫人,也谢绝了她要把剑再给他的好意。
这把剑是萧缜心里的一根刺,他既已决意离开,又何必再让他们母子失和?
乔太夫人却执意不肯,她不能让萧思睿带着怨恨离开。最后,萧思睿没有收回剑,而是找了个理由让乔太夫人收好剑,许诺道,如果镇北侯府今后有为难之处,可凭此剑让他做任意一件事。
此后,他出生入死,小小年纪就上了战场,为自己挣得安国公的爵位,与镇北侯府由于乔太夫人和萧皇后的关系,也一直维持着平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