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监有国子监的好处, 这书院里请不来的先生, 在国子监里都可能请得来。”段九渊还挺羡慕国子监的人的。
他就不是国子监出身。
“以后书院多了, 国子监指不定也会逐渐开始收普通学子。”舒浅是知道萧子鸿在慢慢给科举改制。
段九渊笑哼一声:“谁知道呢。不过对天下学子而言,书院多了是好事。”
舒浅点头。
“这道题我们来看怎么写。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这两个字四股,中间过接四句, 复讲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
八股文,讲格式呢。
段九渊小声:“规矩是好事,整日讲规矩就不是什么好事。太规矩, 你瞧不上。”
他倒是清楚。
舒浅确实不喜欢太规矩的先生,对姚华不妥。
“邦有道,危言危行。这话的意思是……”
论语,讲经义呢。
段九渊:“经义谁都能讲,谁讲不来都不好意做先生。”
舒浅觉得很有道理。
“前些日子,我在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不知道在说什么。
段九渊:“这人我知道,整日就爱吹嘘,本事是有的,不适合当先生。”
舒浅听着一个个批判过去,觉得好像哪个都不太妥当。
一溜烟看下来,段九渊自己都批判了一个遍,忍不住问舒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