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治理有方,久仰大名。如今姜沈两家共结连理,是为大喜,不失为一段佳话。
随信一同来的,还有一队一眼望不到头的贺礼车马,系着红绸绑着彩,足有八十八抬之多。
因着姜府和沈府两家是毗邻的,沈家又无长辈操持,姜忠元大掌一拍,喜宴就干脆合并着办了。
在两府门前设了流水宴席,今天来者都是客。关系稍近些的,亲戚朋友,便邀进府里,设小宴款待。
拜过天地后,沈观跟着姜忠元给席客挨个敬酒,来往的宾客目光时不时的落在沈观身上。真真是君子如玉,行走间一身风仪,大婚着喜服的正红,更衬得少年面若冠玉。
沈观请了一些书院的同窗,都是一些读圣贤书的少年,宴席上更没有劝酒的,小酌两口已是极限,只不过都打趣他。
“君珩,平日里你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成想却是我们几个中最先成家的那个。”
说话的人以茶代酒。
沈观但笑,自己斟了酒水回敬,白皙耳后不知是酒醉还是被同窗揶揄的,早已红了一片。
一直到暮色降下来,才迈入新房。
分明没什么人劝酒,可沈观一杯不落的都喝了。
他喝得有些多,步伐却不急不缓,屏退了左右,喜娘和丫鬟都退下将房门关上时,沈观才敢不加掩饰的望向端坐在喜榻边的姜清杳。
姜清杳能感觉到沈观的靠近,从喜娘们退下,屋里就一片寂静了。她等得都乏了,那人用一柄玉如意将绣双喜的红绸揭了上去。
眼前明亮起来,姜清杳却怔住了,轻咬了唇,很快掩饰般的移开眼。她万没想到沈观会是这样的风姿。
室内点着龙凤烛,少年微微倾身靠近,长睫投下一片阴影在眼下,他身上有淡淡的酒气,和昏黄的烛光一般让人不够清醒。
沈观替她取下繁美夯重的凤冠,上面垂着的金丝流苏掠过姜清杳的耳畔,一阵微凉后,又缠绕在少年骨节分明的指尖。
“抱歉,方才席间饮了不少酒。”沈观的声音不知何时喑哑下来。
他注意到姜清杳对酒气袭来时,忍不住微微后撤的小动作。
姜清杳觉得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和她预想的不一样,脑袋晕乎乎的,原本酝酿好的一些话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没事。”只下意识的应了声。
姜清杳视线游移,盯着沈观婚服上的云纹看,余光瞥到少年劲窄的腰身,用玉带束着。
出神之际,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