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后苏培盛就走到了正准备和星德回公主府的虞燕面前,笑眯眯道:“公主,万岁爷在养心殿侯着您呢,二阿哥今日恰好也从外边回来了。”
弘昐先前一直被康熙带在身边像从前教导弘皙那样处理政务,至今也有好几个月了,恰好这几日刑部那边有几件案子,雍正想试试他学了多少,干脆把他放到李明修手底下去历练。
养心殿内是一股好闻的檀香,雍正随意地盘腿坐在榻上,一边盘着腕间的佛珠一边看着弘昐,他正低头翻阅着先前虞燕从江南那边递上来的废除贱籍的奏疏。
“给皇阿玛请安。”
雍正让她坐到了弘昐的上首,随后缓缓开口道:“天下之事并非一腔热血便可解决,柳氏及其女儿的遭遇朕看了也并非不痛心,只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弘昐,你这几日一直跟着你舅舅在刑部审理案子,我大清律例应当已经通读过不知道几遍了,随意说几条和贱籍相关的明文律例来讲给你姐姐听听。”
“《大清会典事例》有言:‘凡官员将奴婢责打身死者,罚俸二年;故杀者,降二级调用;刃杀者,革职……’”弘昐对律例其实背得并不算顺畅,但是这一条律法他的印象却格外深刻,因为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条律法上写的是‘凡私宰自己马牛者,杖一百。’
贱籍奴婢的命甚至比不上一头牛或者一匹马。
命如草芥无怪乎此。
“律法就一定是一成不变的么?”
“阿玛,昔日您未曾登基之时曾与女儿说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虞燕第一反应是幼年时雍正第一次帮康熙追缴户部欠银的那一次,他曾与她说过的那些话,“女儿只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既然女儿看见了贱籍百姓生活困苦命如草芥,既如此女儿便不可能弃之不管。”
“若是律法有误,不为百姓所虑,这样的律法就应当好好修正!”
她看向雍正的眼中闪过一丝倔强:“女儿一直认为阿玛您是一个一心一意为百姓着想的人,您从前也与我诉说过百姓的不易,您那么刚正不阿的一个人莫非也会受制于官员大臣的口舌纷争么?”
“您说过您会做一个看得见百姓的君主,但若是连贱籍之人的性命也看不见,又谈何看得见百姓?”
弘昐下意识地去看雍正,他所受的同样也是
儒家的正统教育,面对自家姐姐呈上来的奏疏中柳莺莺的悲惨遭遇也十分同情,但与此同时他也明白大清律法上明文规定,贱籍之人的性命确实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