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李复圭点了点头:“都是太尉功劳。若不是太尉在唐龙镇一鸣惊人,哪里有今天!”
杜中宵摇头:“说是我一人功劳,太尉亏心。此事是包括你在内的许多人,用心做事,才有了现在的结果。有今天不容易啊,不要最后胜利了,把以前的初心忘掉。”
第127章 该让而让
衙门不远有一处桃园,此时花开得正艳,如同粉色的海洋。有蝴蝶,有蜜蜂,在花间忙碌不停。杜中宵站在桃园旁,看着一处花海,没有说话。
从庆历二年登第,到现在二十年过去了,想起这二十年官场,杜中宵感慨不已。说心里话,自己独创的东西不多,大部分成绩,都是把前世的知识,移植到这个世界换来的。惟有最后幽州一战,是自己亲自指挥,靠着强大国力,和自己的小心谨慎,取得了完胜。
想起这二十年,杜中宵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不多。整个仕途,除了随州营田的日子,多是在边疆渡过,对于内地的政治生态,有些不熟悉。官场上面,虽然没有敌人,但也没有信得过的盟友。以后的日子若是自己继续生官,这是个麻烦。
看了看李复圭,杜中宵叹了口气。说起来好笑,自己没有盟友,有的只是这些手下。随州练兵时的几位将领,现在都位至高层,在朝廷举足轻重。可幽州战后,自己不会再掌军,这些武将支持有多少用处?
叹了口气,杜中宵摇了摇头,觉得有些茫然。若是让自己现在做宰相,其实并不容易。虽然依靠自己的功勋,可以压制别人,但缺少盟友伙伴,政治上施展不开。怎么办?杜中宵也不知道。
看了一会桃花,李复圭道:“太尉,战后禁军整训,要重新建军校。我听人说,武松和姚守信等人要回军校。这一战虽然他们都立功甚多,却还是不带兵。”
杜中宵点了点头:“此事我也听说了。不过,还没有定下来。以后一部分将领,可能会在军校和带兵之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