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族全部杀光,是不是也理所应当?按道理来说,全部杀掉,也没有什么话说。”
耶律仙童道:“太尉,契丹与以前的匈奴、突厥不同,岂可一概而论。”
杜中宵听了点头:“不错,是不一样。契丹不但是有草原,还有燕云十六州吗。不但有牛羊,还能耕种田地呢。幽州是契丹地盘,百姓是契丹的百姓,怎么还会这样呢?今年,如果不是契丹败了,朝廷重占幽州,幽州百姓大部分就饿死了!”
见三人不说话,杜中宵叹了口气:“你们说,若是依据契丹军队的所作所为,现在朝廷如此处置过不过分?没有杀人,他们只要做活,便就有吃的,有住的,还要怎样?建立这处牢城营,朝中许多官员是不同意的。契丹人已经败了,何必关心这些将领的死活,杀了就是!”
耶律仙童、耶律仁先和萧虚烈一起拱手:“太尉仁心,救下许多人命,必有后福!”
杜中宵摆了摆手:“什么后福,说实话我也不信。但不敢怎么说,这是许多人命啊。虽然以前有许多错处,能不杀,还是不杀。但不杀得有不杀的道理,不能两嘴一张,说声不杀,此事就这么算了。所以要建此处牢城营,让关在这里的契丹将领,在这里学会,不劳作就没有饭吃。他们的衣食,是百姓辛苦种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以前在契丹的时候,可以不理会,现在却不能够了。大宋百姓的税赋,不能够花在他们的身上。以后做寻常百姓,必须要挣出衣食来。”
耶律仁先拱手道:“太尉说的是。这些契丹将领,大多出身富贵,放为平民也难以存活。”
杜中宵点了点头道:“今天跟你们说这些,就是想让你们明白。不是我苛待关在这里的契丹人,若是苛待,一刀砍了最是容易,何必要费这许多手脚?上天有好生之德,能不杀人时,就不杀人。但以前的罪责,不能置而不问。他们以后的生路,也要考虑才是。”
崔向道:“太尉今日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下官被派来管牢城营,说实话,确实疑惑。关在这里的都是契丹的王公贵族,何必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