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着头,赵来庆一脸羞愤。
赵老头看了眼大媳妇,看向了大儿子,“老大,你怎么说?”
赵来金沉默,王三娘冷笑,继续,“爹你见识多,前头你是不是就说了,说三弟是有大本事的读书人,自然是有好的去处的?”
赵老汉一时无语,又是气媳妇不近人情,又是气三儿子不成器,散了瞧热闹的众人后,第二天竟直接压着人去了县城。
这一番是废了几日功夫,也终于找到了一份差事,县城钱员外在县城外的庄子上,有个账房因事回乡去了,刚好要招个识字的,那大管事一听读过书,还是个童生,让写了几个字,当即就留了人下来,一个月能给三百文。
不过几日,赵老三一家便也搬出去了,王三娘心里舒坦,连赵三找了个三百文工钱的活都不羡慕了,甚至连续几日来村西头这边帮忙做给上工的人做饭。
只是几日后,一听说赵四家买了五亩地,王三娘当即脸都黑了,狠狠吃了一顿肉菜后,回去再也没来了。
这是后话。
第12章
农家日常新房子
买好了地后,赵来贺就带着赵丰年去地里看了一圈。
五亩地都是旱地,许是王家做生意疏忽了地里,又可能是这地实在太薄,就算精心伺候也种不出东西来,如今五亩地大部分竟都荒着,只有小半亩稀稀疏疏地种着小麦,就算如此,那小麦杆子瘦弱得仿佛被风一吹就要倒下了。
难怪古时候地广人稀,却依旧养不活自己,除了各种苛捐杂税缘故,这产量怕是要占一半。
地不着急种下去,但是肥可以准备堆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