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小性子,人不坏。”
“娘,我知道了。你回去吧,大早上挺冷。”李二娘坐上车挨着俞有地,再没回头。
李老太目送他们渐行渐远,觉得今天的二娘子怎这般铁石心肠,往日每回都要给她给钱,这次怎忘了。
想起小女儿的打算,李老太突然记起自己刚才忘了给二娘两口子说了。
“这可咋办?”
第11章
回去的路上李二娘心事重重,可在三个儿女面前丝毫不显。
从白水县回白水镇的路上要经过李山镇,李山镇再往北走,有个红川镇,当地盛产黏土,这个土可以烧出碗碟,缸,土陶盆,茶罐,瓦瓮,方圆百里都很畅销。
小贩看到商机,会捡外表有瑕疵,但能用的碗碟大缸,来李山镇集市售卖。
今天八月十二,正遇上赶集。
在一个卖缸的小摊上,十几口不同形状大小的缸和罐子里,俞荷一眼就相中了一个厚的出奇能装二三十斤水的瓦瓮,和地上一摞摞乱放的土疤碗。
瓮比缸瘦,收口比缸迟,口小,装东西更保温,拿小水瓢可以从保温的瓮中舀出温热的汤,对她来说,这家伙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里的那个东风。
“阿叔,你这个瓦罐怎么卖?”
“给十文钱。你听听这声音,就知道是好料做的,上釉不均匀,口这里有个洞,不装满,还是能用的。”南湖边敲打瓮体,边给俞荷介绍道。农家养得起牛,不穷了。
“这摞碗做搭头十文钱我买了。”俞荷挑挑拣拣,选了十二个土疤碗。
“小妹,你买这些干什么,家里有好碗和好缸。”俞梅是一点不知道妹妹的打算。
“你要装什么,问阿奶要啊。”看她真要买,俞梅着急了。
俞有地李二娘看着小俞荷恋恋不舍的抱着碗,眼睛还看着瓦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