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自己想,什么时候想明白,什么时候过来找我。”
宝敏微微歪头,轻笑道:“这还给您嘚瑟上了?”
记得就记得,有什么了不起的!
第129章
玉荣跟弘旻上的是后来……
玉荣跟弘旻上的是后来又新建的新式学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找了个地方让小孩子们玩,比起蒙学,更像民国时期的幼稚园,什么都学一点,但主要是带着孩子们蹦蹦跳跳。
一开始这个幼稚园提议出来,是一些世家大族效仿少年版新式学堂,在族学里面做的,为的就是能够顺应科举的改变,让更多的子孙能够通过科举做官。
这种教育方法刚在族学推广的时候,连老师都很难找到,多数世家只开了个头,就放弃了。因为他们并不认为那些身份低贱的工匠、木匠、商人等,能够教孩子些什么?
若是给他们的孩子带去一些鄙夷的思想和市侩的看法,就跟族学原先培养的目的相违背。
因此意见没有统一的族学,就还是沿用先前的方法。他们认为科举的一点小改动,并不会影响科举的大致走向。
“不过是给平民市侩分子留点钻营上升的渠道,不学也无事。”许多家族抱着这样的想法,也就没有继续强硬地要求族学开设。
而意见统一的族学很快就发现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
家中的孩子就是五根手指,各有长短,妄想他们在四书五经上的表现都一样优异,莫过于祖坟冒青烟,那是万万不可能。
以前四书五经读不好的孩子,最大的评价就是平庸,不仅学识不出彩,连带着人也变得木讷。
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可现在这种方法,虽然对四书五经的考察依旧占多数,但对于那些表现不出彩的孩子,就像是找到了新的学习方向,甚至能够为了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