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也是能够载入史书的。”
暮色四合。
胤礽没有强留大家聚在一起吃饭,中午那顿忙活已经让太子够呛,短时间内是不想看到任何的油烟。
众人四散开,纷纷在庄子上找了适应的院子入住。
宝敏让下人去收拾东西,两个小家伙手牵手跟在宝敏身后,等迈过门槛,宝敏便让站在一旁的婢女上前去摸他们两的后背。
“看看里头的衣服是不是都湿漉了?”
“福晋,都是湿的。”婢女带着两个小主子到侧屋去换衣服。
“换完之后,再让人做些甜蛋羹,吃完就给他们念些史书故事,练练握笔的方法。”
现在不用带毛笔,出门都能够用铅笔,小孩子走到哪里都能够学习。
胤祐在门口同老九老十分开。
老九嘻嘻两声,是想要跟胤祐打探一下他是什么想法。
胤祐站在院子门口,甩掉自己被弟弟拽着的衣袖,没好气地抬手给了他一下,“你蒙古的事情不是做得好好的?在蒙古一年赚的银钱还不够你花?这事你就不掺和,入银钱赚点利益就行了。”
老九连着哎哎两声,“七哥你……”
胤祐又看向老十,“你就更加不用说,老九不去,你自然也不行。”
“那你七哥你也不去吗?”老十问出了老九想要说的话。
“我当然不去。”胤祐轻啧一声,“我身上还承担着农业发展的事情,哪有空管海事?”
胤祐抬手拍了拍两位弟弟的肩膀,“你们也不要多想,皇阿玛让谁去做这事情,也不是说你自愿就能去……”
后宫、前朝、儿子们之间的关系平衡。
哪个不是他需要考虑的?
这种有利于扬国威,千秋历代的事情,自然得挑个慎重点的人去办事。
康熙不是不知道海商赚的银钱多,只是先前对海商有别的异样想法,再加上前明由盛转衰的缘由在……
任何皇命的颁布都不能够胡来。
老九原先还有些泄气,这么好赚钱的机会自己只能够眼睁睁看着它飞走。
后来一想,自己比起胤祐又算是幸运些,毕竟胤祐还得下田干活,无论寒冬酷暑都得自己亲自上场。
搞农业这事情还没得油水大捞特捞,从古至今都是辛苦钱。
老九想到京城中的传闻——“七阿哥不受宠被皇上弄去干农业,连带着七福晋日子也不好过起来,花了不少钱补贴家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