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气了。他甚至懒得再关心那牵涉自己千秋公评的死谏问题,思路直奔要害——如果真有人要借死谏兵解飞升,此人又究竟是谁?
\n——要查,一定要查;就是把京城的阴沟翻到天上,也要查出底细来!
\n……不过,又按道经的说法,兵解事关天数,绝不能令凡夫俗子知晓;若不是他飞玄真君修炼有成德行高洁,大概上天也不会赐下这一本奇书来告知隐秘。但天机不可泄漏,要是无疑中走漏风声,引得外人惊诧事小,怕不是飞玄真君的成仙之路,也要平白生出波折了。
\n万一某些人提前兵解,他还怎么找上天的机缘?
\n皇帝顷刻下了决心。
\n“……还是让皇城司秘密寻访的好,暂时不必动干戈。”
\n他喃喃自语,同时拎起身边的金如意,当一声敲响了香炉。
\n第5章 青词
\n穆祺一觉睡到天亮,慢悠悠爬起来看着窗外。等到家中养的报晓公鸡鸣叫得震天动地,才长长叹一口气,命贴身的小厮去端早饭,又问他:
\n“我预备的青词还剩几篇了?”
\n小厮老老实实回话:
\n“小的一一数过,匣子里只有两篇作废的,其余都用过了。”
\n穆祺的脸色迅速难看了下去,小厮不敢再说,快步退出屋外。
\n所谓预备青词,又是几年前老道士整出的花活。大概是飞玄真君修仙修久了人生寂寞,于是理政之余竟要大臣们“参赞玄修”,陪自己同领大道;当然,寻常凡夫俗子根骨粗浊,是练不到飞玄真君的地步了,但总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写一写上告神灵的祝文青词,向天帝禀告真君的巍巍功德、圣明仁爱,助力真君早日了道么。
\n所以,自两年前开始,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一月便要交一份颂圣的青词,供真君批阅;而如阁老、尚书、勋贵子弟等随侍左右的近臣,那要求更高,督责更严,十日便要呈一份上好的青词,还必得文词瑰丽、质量上乘不可。
\n阁老尚书们都是科举里厮杀出来的,憋个上千字的骈文问题不大;只苦了诸位不学无术的勋贵外戚。原本还能花钱请人捉刀代写,但偏偏皇帝在青词上格外较真,派人严查细访,以欺君之罪处置了好几个代笔的文人。于是世家子弟一片嚎啕,也不能不咬牙硬上,绞尽脑汁,被额定的交稿日催个死去活来了。
\n青词是道家祭神的文书,又要讲究体例,又要讲究对仗,又要讲究文笔;比穆祺当年的毕业论文还难上百倍。要不是靠着系统开的挂走了个后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