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顾一盛喝水后闭眼小憩,顾一舟才重新拿起扫帚,打扫房间,顺带整理自己的思绪。
毕竟过去多年,重来第一天就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人,顾一舟表面上看起来毫无波动,但实际上已经惊涛拍浪,用最后一根弦紧绷着自己的理智。
而准备回办公室的程织,也在从史主任这里听了顾一舟的故事。
顾一舟在附近街道,算是一个知名人物,不过并不是什么好名声。
顾一舟的母亲生顾一盛的时候,伤了身子,只两年的时间人就没了,而一个月后,顾一舟就有了后娘。
后娘带着一个比顾一舟小两岁的男孩,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这句话在顾一舟兄弟两人身上一点都不假。
后娘一心偏袒自己的亲生儿子,亲爹当睁眼瞎,顾一舟两人的生活水深火热。
顾一舟和他那个继弟八字不合,经常动手打架,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顾一舟上完初中。
当时已经开始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顾一舟再次将继弟打到住院后,顾父就准备让顾一舟下乡,最好分到那种山旮旯角的乡下,一辈子回不来。
只是顾父还没来得及行动,顾一舟的爷爷就从乡下过来了,将顾父骂的狗血淋头,将顾一舟兄弟俩带回了乡下。
一直到前段时间,京市的中医院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扶持赤脚大夫,将下面村里的赤脚大夫整合起来到市里培训,顺带解决中医院人手不足的情况。
顾一舟继承了爷爷的衣钵,当上了赤脚大夫,在培训的人手中脱颖而出,被中医院选中,调来了市里,顾一盛也跟着回了市里。
中医院本想将顾一盛送回顾家,结果孩子都到家门口了,顾家人将家门堵得死死的,不管怎么说都不肯让顾一舟兄弟进门。
妇联和街道的人去调解,顾家终于把房门打开。
可是房门打开之后,顾一舟的继母就拿着绳子准备上吊,说厂里和街道不给人留活路,故意欺负她这个没工作的人。
如果厂里和街道的人再不离开,再把野种送回顾家,让自己替别人养儿子,她就拿绳子吊死在厂门口,还让儿子写大字报说机械厂草芥人命。
继母胡搅蛮缠,顾家兄弟有家不能回,机械厂领导想起了空闲多年的废旧寺庙。
寺庙里面的佛像早已不见踪影,根本看不出曾经是个寺庙,只是大家心里忌讳,觉得不自在,不愿意选择这里。
正好让顾一舟捡了便宜,暂时住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