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坐坐。”
先生没有接话,脸色温和。高采萍这才意识到失言了,更为难了,正襟危坐了,急忙道:“我没有其他意思呀……”
先生摇着扇子安慰她:“知道的,知道的。”先生讲苏州话:“晓得格,晓得格。”
先生自嘲道:“啊是蛮洋泾浜的?”
高采萍挤出个笑:“比良姐好一点点。”
“就一点点啊?”先生接着和她打趣,“你讲广东话有模有样了,我还只是比良姐好一点点,我是有点坍台了。”
高采萍还是笑,挽了挽乱发,又心乱如麻地坐了阵,瞥见边上的斗柜上放着的一台相机,拿了过来,对着楼下拍照。
游行的队伍已经来到他们楼下了。声势愈发得浩荡,群情激动,街边卖早点的都推着车隐进了吊脚楼下的廊道里。高采屏对准那游行的画面拍了好几张照,把相机递给了先生。先生也对着楼下拍照,咔擦咔擦按了两下快门,镜头忽然晃进了屋里,对准了高采萍。高采萍惊呼了声,半掩住了脸,低下视线低下头,有意回避。先生还对着她拍,她便索性放开了,倚着窗栏任先生拍了。
先生转胶卷,按快门,忙得不亦乐乎。高采萍又放松了下来,打量着马路上的男女老少,激动的人潮吸引了许多围观者,还有不少人加入了游行的队伍,跟着学生们一起喊口号。大清早的就有人站在路边啃西瓜了,一个女人牵着个孩子走得飞快。
日光越来越热烈了,不得以必须眯起眼睛来了。游行的人还没走完呢,还占着街道,口号是越喊越响亮了,突然之间,一阵强风袭来,仿佛是遭了一记老拳,高采屏只觉自己的灵魂被打出了窍。她竟看到自己和先生同坐在一侧趴在窗台边说着什么。
说什么呢?
听一听啊,听不清,完全被喊口号的声音盖了过去。
想一想啊,先生和她说了什么,她总会记得的吧。想不起来。想不起来了。脑袋里是一片糨糊,人是稀里糊涂的,怎么突然之间脚就离了地,人好像飘了起来呢?那风是哪位大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