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溪江引水工程?”
赵骏接过公文扫了一眼,忽然一愣道:“是衢州那个?”
“是啊,衢州那个。”
范仲淹说道。
赵骏沉默片刻,拿起笔签字说道:“让他们加快工程进度吧,百姓确实不能等。”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虽然衢州地处金衢盆地西部和钱塘江上游,有衢江穿流而过。
但这里地形特殊,每到雨季容易发生洪灾,到了夏秋季节又容易发生旱灾。历史上的衢州,曾有“一年一小旱,三年一大旱”的说法。
这是个历史老大难题,千年以来,多次旱灾让衢州百姓十分痛苦,人吃人的历史不仅在唐代,至民国都有。
如民国三年,五月至七月大旱,稻苗自燃,民大饥,流离,掘观音土为食。
一直到新时代挖了乌溪江引水工程才算是解决。
如今大宋各地虽然生产力丰富,可灾害这种事情依旧频发,只是生产力提高了,朝廷有抗风险的能力,灾害的危害程度就小了许多。
可这并不意味着大宋一直有这样的能力。
人越来越多,粮食会越来越不够,现在的生产力轻松养活三四亿人绰绰有余,但如果人口达到七八亿呢?
所以不管是各种工程还是农业技术水平,永远都要不断提高,让每一个百姓都能握住手中的饭碗。
赵骏将手中批款项的条子签好之后,轻声说道:“以后,中华汉人,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第506章 女真反叛,辽国内乱。
庆历十三年新年过去,大宋依旧如火如荼地发展。
到六月份的时候,上半年数据送到了政制院,各项数据非常喜人。
包括钢铁产量,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以及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速度都极为夸张。
特别是进出口贸易。
原本大宋的外贸就非常大了,但年初那次庆典,一次性就有一亿多贯贸易量。
再加上一月和二月本来的贸易额,年初就出口了约四亿多贯。
这相当于庆历十二年半年的出口总额了。
六月盛夏,前几日汴梁下了一场暴雨,并且不止汴梁,黄河中下游等大雨倾盆。
虽说暴雨仅仅持续了两三天的时间,不过还是让汴河水量暴涨。
也就是如今河修得好,各种分流的水渠挖地相当多,不然的话光这一次暴雨,就可能让汴梁来一次水患。
但即便如此也略微影响了几天运河商业,有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