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还是和从前一样独来独往,叫他们无计可施。
\n魏叔易将众官员的无奈看在眼中,却是不得不承认,崔令安的确是最好的人选。
\n八月金秋,诸邦使臣先后抵达京都,向宗国新帝敬献贡礼。
\n金承远仍未离去,他打算长留一段时日,近日正在带着东罗官员们了解学习大盛文化,负责此事的正是在礼部任职的崔琅。
\n各邦使臣们全部抵达之后,大盛朝廷设下筵席款待。
\n而就在次日早朝之上,却发生了一件令文武百官始料未及的大事。
\n天下初定,新君做出了许多有关军政之制的变动,众官员意见看法不一,作为武将之首的崔璟则坚定地拥护着新君的全部决定。
\n兵部尚书乔央的态度不如崔璟那般毫不迂回,立场却也显而易见,他同样是新政的拥护者,今时是,日后也将是。
\n而中书省与门下省官员大多也与乔央的立场近似,这种局面下,新君推行新政的阻力几乎等同没有阻力。
\n守旧的官员们在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之后,能做的便是妥协之余尽量做出补充,争取让那些新政尽量圆缓一些。
\n这些已经一连议了多日的政务已不足以再掀起百官的情绪波澜,让他们意外哗然的是那位上将军的举动。
\n崔璟主动交出了玄策军兵符,自请去玄策府上将军之位。
\n经北境之战因募兵反而愈发壮大的玄策军,在许多官员心中,犹如一柄悬在新朝上方的利剑……这也是大多官员反对崔璟为帝王之配的最大原因。
\n权势二字何其复杂危险,如此重权足以令国朝动荡,即便崔璟一时没有异心,可他却会成为异心者眼中最好的剑,有这样的存在,势必便会滋生助长更多异心者——这种前提下,若他再成为帝王之配,仅居于一人之下,于国于民,果真是一件好事吗?
\n官员们的担忧绝非没有道理。
\n国朝无儿戏,危乱起于大意,在天下安危面前情爱之说太过虚无缥缈,这与男女之分没有干系,这是皇权与朝局,即便如今的帝王是男子,一个手握如此重兵的女子皇后,他们也是同样不敢领受的。
\n他们想过要卸下崔璟的兵权,可是这同样太过危险,一个不慎便会适得其反酿成大祸……所以他们焦灼不安,只能试图劝谏新君另择良偶。
\n但是谁也没料到……一直不曾说过什么的崔璟,竟然主动交出了兵权!
\n这天大的意外之喜让许多官员下意识地生出质疑,反而不敢大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