淆李家血脉!”
\n李复拿蒲扇指天:“那你倒是先问问李家祖宗和当今那位还认不认咱爷俩了!想要安稳活命,越混淆才越好!”
\n说罢,拿蒲扇驱打儿子:“少说废话,快快烹饭去!”
\n李昀不情不愿地往厨房去,心里还在品咂回味着和崔六郎在洛阳斗蛐蛐吃喝玩乐的美好日子。
\n当然,即便他此时当真跑去京师,崔琅也没工夫作陪了。
\n新帝登基之后,开始对朝堂势力进行了全面的归整分配,各人的任用与封赏事宜也陆续落实了下来。
\n这是李岁宁初次以帝王的身份做出的大范围提拔封赏,不看出身,不论途径,只凭能力与功劳。
\n崔琅被分去了礼部,在王岳这个新任礼部侍郎手下任郎中之职,是为从五品,官职不算十分之高,比不得崔家其他被任用的族人——这也间接说明,昔日世家家主的特权地位已是真正一去不复返了,后续想要居于高位,还要凭借真正的能力。
\n崔琅却很觉满意,他还这样年轻,初入官场便居五品,待日后用用心努努力,大盛官场那还不得变天了?
\n宋显被提拔为了刑部侍郎,谭离去了近来最为忙碌的吏部做事。
\n湛勉仍任户部尚书,幸而掉头发的情况已经好很多了。
\n吴春白进了鸿胪寺,任六品寺丞。鸿胪寺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归属于尚书省礼部,吴春白的父亲便曾任鸿胪寺卿。对吴春白而言,这会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n门下省仍以魏叔易这位左相为首。
\n中书省中书令右相之位暂时空缺,置副官侍郎一名,出自长孙家。另又置六名中书舍人分押六部,这六人之中便有姚冉,日常多由她来负责执笔草诏——历来,中书舍人之位,是为大盛文人士子所企慕的清要职位之最,任此职者得伴君王左右,乃至是日后入阁拜相的最佳跳板。
\n褚太傅则正式告老了,那场太庙之乱虽是勉强保下性命,老人的身体却很难再恢复如常了。老太傅虽然退了,却向新帝举荐了数十人,令许多官员瞠目的是,其中半数是太傅自家子孙。
\n褚家子孙先前不曾入仕,并非是因为皆不成器,他们当中亦不乏文坛名士,只是不被褚太傅允许踏入官场。
\n如今,褚太傅像是将剥了许久的瓜子仁儿,一把塞给了自己的学生。
\n师生二人,一个堂而皇之地“塞”自家人,一个毫不迟疑地照单全收。
\n而得知老太傅不久之后便会搬去城郊山水别院中钓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