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李琮对这个怎么也除不掉杀不死的岭南节度使没什么好感可言,但对方的提议切切实实地吸引到了他。
\n提议十分大胆,但这世道早就疯了,需要大胆的疯子。
\n肖旻与他提议,杀掉黔中道节度使佘奎,由他率兵去往京畿,十余万黔中大军握于手中,而后方还有肖旻的十万大军,以如此兵力攻其不备,即便是一举围下京师也不在话下!
\n肖旻有此提议的理由很简单,他很清楚即便自己表达了归顺臣服,李隐登基之后也必将会秋后清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另择明主。
\n彼时没人会去想,那位皇太女还有活着回来的可能,李琮也不例外。
\n他因为肖旻的提议而心动了。
\n不必再像一条狗一样围着父王摇尾乞怜,不必明明已经生出恨意却还要战战兢兢地揣摩父王的想法……现如今他有一步越过父王去,而直接拿到那方宝印的可能,即便事败,却也至少可以重创报复父王!
\n如此诱惑,怎能不心动?
\n当然,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冒险,不单要看结果,还要衡量代价。
\n可代价对他而言无非是死字而已,他除了这条命之外,已经注定一无所有……不,甚至他这条命也不是他的,而仍在父王掌控之中。
\n那便是没有代价可言了不是吗?
\n既没有代价,有何不为之理?
\n李琮答应与肖旻合作,几乎是理所应当之事。
\n但既然要做,还当尽量做得周全,李琮想到了李录在信中所言……他相信李录会很乐意相助。
\n所以,李琮没有鲁莽行事,而是一切照常行军去往京师,在肖旻、佘绍,以及长孙氏暗中的相助下,佘奎的死讯被暂时封锁在了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n李琮本打算在接近京畿之后,暗中传信李录,继而分辨观望形势而为。至于肖旻,他并未打算与之长久合作,只待掌控了肖旻那十万大军,他便会着手将其除去。
\n但李琮没有这个机会。
\n在黔中军接近京师、还未真正抵达京师之时,肖旻便亲手杀掉了李琮。
\n李琮至死也不解肖旻怎会在此时突然对他动手,二人即便注定要相互吞吃,可此时一切刚刚开始,分明还远远没到那个时候。
\n本就是相互利用,只看谁更高一筹,谁能抢先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