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傅玉行有意婚配的消息很快也在城内传开了,许多人家纷纷把适龄之女的小像和庚帖送到媒婆手上,再由媒婆转递傅家。
“翰书斋的梅姑娘,知书达理,秀外慧中,最是个宜室宜家的贤内助了。”
“这王员外家境殷实,他家女儿娶过了门,家业岂不更加兴旺?”
“张家姑娘出了名一双巧手,女工厨艺都是最好的!”
媒婆们虽然口沫横飞说得热闹,傅玉行的态度始终淡淡的。给他递画像,他也看;给他说各家姑娘的品貌,他也听;问他觉得如何,他好像也在考虑。只是考虑到最后,永远也只是笑,便是无意了。几个月过去,媒婆也心生疑惑。“赵娘子,要我看,二少爷对这事似乎不大热衷。”
“赵娘子,你既是他的长嫂,二少爷究竟心仪什么样的姑娘,你也同我们说说,好过我们这边没头苍蝇似的乱撞。”
结果赵蘅也不说话了,只是笑,那笑倒像例行公事。“他性情就是这样,有时刁钻起来不好说话,还是有劳诸位费心了。”
这下媒婆连她的意思都摸不懂了,这两人到底是有心呢,还是无心呢,还是他们自己都没想明白。
到最后仍然往来的只剩下一个宋媒婆,五十岁年纪,替人说了半辈子媒,眼光准,心思又灵活。“赵娘子,我如今也看出来了,二少爷对这些贤惠乖顺的大家闺秀一概不感兴趣。二少爷是聪明人,骨子里又傲,这样的人呀,那些娇滴滴小姑娘他是看不入眼的,反倒就喜欢那种厉害的、有主意的。赵娘子,你看我说的对不对?”
赵蘅没有作答,脸上看不出来笑了一下,但宋媒婆坚信自己看人不会出错,自顾自笑道:“既是这样,事情倒也好办了。我手上真有几户这样的姑娘,有一个虽只是中下之家,人倒实在是伶俐能干的,只不知道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