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画家邀请他到播大厅看话剧, 他坐在椅子里, 左右看两眼身边的病友们, 上翘的嘴角压都压不住。
确认过眼神,都是要研究的人。
疗养院专门为特殊人群服务, 不够‘特殊’的来访者江院长直接拒绝,一点不留情面,造福社会、助人为乐根本不在江沅的考虑范围内, 他只在乎这个人有没有研究价值。
入院条件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才华和智商。
若是一个人足够疯魔,便可以免去高昂的治疗费用,唯一条件是和研究所签订一份协议, 允许院方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生活轨迹。
这份协议荣湛也签了, 绿潮成立之初他就和江沅商量好,共同完成一项《精神病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的课题,只是没想到他既是研究员也是被研究的人。
荣湛每天过得很充实,上午修修花草打理小菜园,下午看书喝茶走家串巷, 偶尔去山上泡温泉。
至于饮食问题, 二区有开放食堂,可点餐叫护工送上门,荣湛一次都没叫过, 他负责自己的三餐,最近迷上了包心菜。
到了傍晚,荣湛埋在案桌写稿子, 记录自己每日的变化,分期整理出案例资料,详细专业到令人钦佩的地步。
画家就曾说过:“我第一次见到自己给自己记录的精神病。”
荣湛回道:“所以我来了。”
这样的生活一天又一天,荣湛经常忘记自己身患精神疾病,只有吃药的时候才会想起来。
护工每隔两天送药,最开始他只吃三种药,后来加到五种,效果显著,他和编辑之间的联动慢慢减少,时不时会在脑海里对话,但不再产生面对面发生冲突的幻觉。
他们朝着初始的状态前进,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转换人格,荣博士照旧负责白天,而到了夜晚...
编辑仿佛找到人生的第二个平地区,像鲨鱼跃入广阔海洋大杀四方,变态的恶趣味得到充分的施展,逮住个倒霉鬼使劲薅,短短几天就在疗养院混出名堂。
大家都知道二区有个神人,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一个脾气超好会做饭,一个战斗力超强惹不起。
荣湛后知后觉地发现,昨天相处不错的病友,今天见到他跟撞鬼似的掉头就跑,他知道一定是编辑在搞鬼,还好他不读取编辑的记忆,不知道对方干了什么混账事,免得产生负疚感。
可没过多久,左邻右舍联名上报向他投诉编辑,让他给评评理,有好几次他不得不在入睡前给编辑留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