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学生最后的大考成绩都会比一模高十分,而苏晓月这次模考的总分可是年级第八呀,就算最后大考维持这次的水准,也够上一中的录取分数线了,要是再稍微努力努力,进一中的重点班也不在话下。
苏晓月的家长到底搞没搞清楚状况啊,要是以苏晓月的成绩都考不上重点,那让他们这些排在后面的情何以堪。
一个个心情郁闷的出了九班教室,刘秀荣根本没感觉到人家的郁闷,而是非常忐忑的看着赵老师,希望能从赵老师嘴里得到确切一些的答案,也好安心,虽说今天自己十足的风光了一把,可风光是风光,现实是现实,总得知道女儿的选择对不对,作为家长即便知道女儿变得很优秀,也不希望她去走弯路,在刘秀荣眼里,上高中考大学是前途未卜的弯路,远不如上中专踏实。
赵老师忍不住笑了:“晓月妈妈,您这么问,我倒不知该怎么答了。”
刘秀荣却误会了,顿时紧张起来:“我就说这丫头异想天开,重点高中哪那么好考的,就算勉强够上了,考大学可比考重点高中更难,听人说考大学就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没几个人能考上的,您说放着好好的宽敞大道不走,非去挤独木桥做什么?”
赵老师并未嘲笑刘秀荣的格局,他看过晓月的家庭资料,父母都是没什么文化的普通工人,比起九班其他学生,晓月的家境过于普通。
正因普通,赵老师才愈加看重苏晓月,大概是因自己家是农村的关系,他的父母甚至还不如晓月的家长,是大字不识的老农民,自己不一样考上大学了吗。
学习靠的不是家境而是自己,谁说寒门难出贵子,相反,越是家境普通,越应该努力学习,中国人自古便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对于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说,读书是改变家境打破阶级的唯一途径。
却也明白晓月家长的想法并无私心,都是为了孩子,想到此,赵老师很肯定的道:“以晓月目前的成绩,考进市一中应该没太大问题,如果大考的时候还能有所提高,有希望进重点班。”
刘秀荣呆楞了一会儿才道:“您说的市一中是那个市重点的一中?”
赵老师笑着点头:“想必本市也没第二所中学敢叫市一中了。”
刘秀荣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出九班教室的,出了教学楼还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
晓月正在外面等着老娘一起回家呢,好容易看见老娘出来了,忙跑了过来:“刚看见别的家长都出来了,怎么您这么慢啊。”
刘秀荣盯了女儿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