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接过,举起酒杯注视着晶莹的酒液,而后缓缓尝一小口,让酒液在口腔中停留片刻,酝酿馥郁,再缓缓入喉。
贺长荣对秦诗远说起自己拍戏的过往。“《烈夏》这部戏,在海外上映,票房和口碑还行,因此我接到了一个试镜邀请。那是一部合拍片,主要讲一名年轻华人在法国葡萄酒庄里工作的成长史。导演和出品方都挺有名气的,剧本也好,我很想拿下主演,所以拼命恶补了很多与葡萄酒相关的知识。”
秦诗远弯起嘴角,“那我刚刚不是班门弄斧了?”
贺长荣摇头,“我那是速成的,远远比不过你。”他又细品了一口,看向秦诗远,“而且,我喜欢听你讲解。你的话里是辛勤积累的知识、自豪、与成功。”
秦诗远被取悦了,给他倒第二杯酒,酒液呈透明的宝石红色。“黑皮诺以它的优雅著称。”
贺长荣品酒的动作非常缓慢,像在细细欣赏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他尊重这片土地的馈赠和匠人的付出。
秦诗远回馈同样的尊重,“你的回忆,接着讲?”
“试戏那天,导演让我试了三场戏。最后,我落选了。我不甘心,去问导演要说法。”
《烈夏》之后,他已经觉醒。他渴望成长,如果“成名”是成长的衡量标准,那他渴望成名。
“年轻人,你演得太急了。不是指动作或者讲台词匆忙,而是整个人都很着急。有时候,我们得耐心等待,葡萄成熟时。”导演让翻译这样告诉他。
当时贺长荣听得云里雾里的。但他不放弃,他和玉姐商量,反正本城眼下没有戏可接,他决定给剧组免费打工,跟着剧组学习。
这部片子,主角最终是江连城。
在片场学习的时间里,贺长荣逐渐明白导演说的自己“很着急”是什么意思。
江连城身上就有一种“静”的、扎根于大地的沉默又蓬勃的力量。在异国土地上,华人身上的这种力量尤其明显。这是这部片子的基调、特色与灵魂。
电影拍摄结束后,贺长荣与江连城成为朋友,经后者牵线,他才重新接到本城的戏。这是后话。
“我虽然知道自己的问题,却不知道怎么解决。我想,那是经年积累。所以我从很刻意地慢慢读剧本和写日记开始。”
贺长荣向秦诗远诉说,也是希望对方更加了解他。
第三款酒是赤霞珠,秦诗远将深邃的紫红色酒液注入两个酒杯中。原本他要开车,不打算喝。现在他听完后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