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系外生物飞行器已有的信息可知,他们主要提出几种防御解决方案:
一、撞击说,即使用人造飞行器和系外生物飞行器在宇宙进行碰撞,两败俱伤鱼死网破。
但如果这个人造飞行器仅是为针对这次拦截任务的产物,那么在和系外飞行器完成粉碎性碰撞时,就已经顺利完成任务了。
唯一的难题就是,如何找到一个对地球来说算得上安全的撞击点。
只要在太阳系内发生爆炸,就免不得会对地球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能将这个影响降到最低的地点。
这需要确定系外飞行器的飞行轨道。
而最安全的位置,无疑是木星背面的宇宙位置。
如果在木星背面发生碰撞爆炸,有木星这个天然盾牌为地球挡下来自外太空的伤害,就算是爆炸后四处飞溅的岩层陨石,90%都能被木星引力吸引进去。
这是能够将对地球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办法。
但前提是需要系外飞行器的轨道会经过木星轨道外,且正好当时木星运行到这里,与系外飞行器形成最近距离。
这个方案太依赖概率了,他们只是提出这个方案构想,容后再进行宇宙模拟实验来模拟出这个方案的成功概率。
不过可能也只能作为最极限的一种拦截方案。
等到计算出系外飞行器运行的预测轨道后,他们可以以这个方案可以参考点,尝试在太阳系内寻找其他有利的撞击点。
在初步的模拟实验中,这个方案的成功率是30%左右。
二、绑架说,也就是通过执行任务的飞行器对系外飞行器进行跟随运行,在达到同速运行后便以包拢的方式对飞行器进行“绑架”。
因为从现在的追踪探测器所传回来的数据资料显示,这个系外飞行器在太阳系内飞行过程中一直在完成岩体脱落加速,等到飞行器再达到近地回归点时,它的体积必然会大大减少。
虽然略显荒谬,但以现在的情况看来,却未必就完全不可行。
这个方案的安全系数比方案一要大,但成功率却并不如方案一,可如果失败后依然可以执行第一个方案,所以也不失为一策。
如果能够成功“绑架”系外飞行器,那么对研究系外生物将会大大提高。
而且这也能让人类在航天研究和宇宙探索中迈出很大的一步。
和其他策略相比,反而这两个方案在防御措施中属于相对较为合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