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程夫子念书。不过这件事,得你自己去同你小叔商量,看他愿不愿意。”据叶雅芙所知,公爹如今还真在家开起了学堂,收了些学生。
而三郎,就跟着公爹读书。
虽说课后私下里可以开小灶,但一对多,显然是没有一对二效果来得好的。何况,他们为康哥儿请的,是学术界的大儒。
若三郎能来,不仅对康哥儿好,对三郎也好。
“好,小叔叔肯定愿意。”
吴清泰愿意,吴兆省更愿意。
程夫子那边,自有吴容秉去说。他老人家不介意多收一个学生,只要是可塑之才,他愿意多教一个,但若是不学无术者,给再多银子都不教。
文人自有文人的傲骨在,吴容秉夫妇能理解。
所以就约定好了,一个月为期限。一个月内先教教看,观察观察,若能令他老人家满意、达到了他老人家的期许和要求,再正式收他进学不迟。
程夫子没意见。
而吴兆省对小儿子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十分珍惜。
晚上,夜景无人之时,他劝儿子:“去了之后好好念书,听夫子话,也照顾好康哥儿,别给你兄嫂添乱。”
已经十二岁,算是个小小少年郎的三郎,褪去了幼童时的顽劣,越发的稳重起来。
??址????布????í????????ē?n?2???????⑤?.??????
“爹放心,儿子知道该怎么做,也不会给兄嫂添乱的。”十二岁的吴清泰已经有了几分大人模样,一言一行循规蹈矩,倒是同他父亲如出一辙。
小儿子有了更好的去处,于他往后的人生有助益,吴兆省十分欣慰。
他这辈子是不指望了,秀才也不考了,这辈子能靠教书赚点银子存点养老钱和日后给小儿子娶媳妇的钱,已然十分不错。
他对自己是没什么期许了。
所以,自然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小儿子身上。
长子虽优秀,可毕竟父子间闹过那么一场后,便不多亲厚了。且他的优秀完全是他自己天生的、与生俱来的读书料子,同他不太相干。
继子读书好,虽他有一定功劳,可二人早闹翻,如今更是老死不相往来。
所以,吴兆省自然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小儿子身上。
“三郎,你天资不差,一旦开窍,只会比现在更好。所以去了后,好好学。若能趁早考个童生,再中秀才……你的前程将一片光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