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就应该嫁人。
桑景云才不管他们。
这些人越是不让她写,她越是要写。
桑景云专心写《重生》,写了七八天,就得知《全球瘟疫》这本书开始出售了。
《穿成包身工》这本书定价很贵,所以在上海,销量并不高。
上海地区,很多人已经在《新小说报》上看过这个故事,他们舍不得再花两个银元买书。
不过其他地方的书商进了很多书,所以这本书的整体销量依旧很好。
书贵,桑景云拿到的稿费分成也就比较多,所以从赚钱的角度来讲,桑景云靠这本书赚到的钱,比她之前的书都要多。
《穿成包身工》的销量不高,《全球瘟疫》这本书的销量却非常高。
没别的原因,实在是这本书太便宜了。
这本书只卖两角!
此时,鲜少有故事书卖这么便宜。
再加上《上海日报》的销量远不如《新小说报》,很多人并未看过《全球瘟疫》,也就有很多人购买此书。
这其实是正常情况,偏偏有看桑景云不顺眼的人,用 “云景新书销量低迷,远不如《全球瘟疫》” 这样的话来踩桑景云。
桑景云得知此事并不难受,毕竟《全球瘟疫》也是她写的。
倒是她身边的一些人,很不高兴。
最生气的当属黄培成。
《新小说报》编辑部,黄培成把高汉林骂了个狗血淋头,觉得高汉林一定是故意的,故意在《穿成包身工》热卖之时,出售《全球瘟疫》这本书。
???址??????????ī?????????n?②???????????c????
“我看他就是想踩着云景先生宣传他的书,太过分了!” 黄培成说道。
《新小说报》的编辑们只当没听见。
《全球瘟疫》这本书早就开始印刷了,其实比《穿成包身工》更早印刷好,高汉林真要是故意的,应该会在《穿成包身工》出售前,先售卖这本书。
到时,读者看到这书只要两毛,而后续出来的《穿成包身工》要两元,肯定更加不乐意购买《穿成包身工》。
还有就是,据他们所知,印刷这本书,高汉林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