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或许其他人并不需要提醒,只有他是个特例。
左相叹了口气,他起身,递了个台阶,“臣等愚昧,不知如何是好,还望陛下决断。”
左相了解李修竹这个人,会做事,而且做事很过细又极认真,但做人上面就差了点,情商不高,没那么圆滑。
放在承曦帝时期本是没有机会出头的,是帝师一路提拔他到如今这个位置。
“朝廷外有个寻花阁,朝廷内为何不能效仿一个?”江弃言缓缓道,“朕欲组建内阁,内阁选址在皇宫内,不接触后宫,就在前庭。”
文相神色微动,陛下这是打算和帝师分庭抗礼?
比起立场,左相陈安更多考虑的是民生,只要对百姓好,他就冲在前面支持。
陈安眼睛一亮,道,“陛下,此计可行!既预防党锢之祸,又能提高效率改善民生,就是这内阁不知如何行事?”
总不能所有人一窝蜂都在皇宫里办事吧?那不乱套了?
“原六部职能不变,但决策改为内阁决定,六部尚书及三位丞相为内阁参事,正三品及以上可为内阁行走,这样能保证重要决策人都在的同时,不至于太过凌乱,只是为了保证内阁的安全,需严加防守,锦衣卫乃是罪帝留下的,朕信任不过,诸位爱卿可有妙计?”
说是江北惘留下的,实际全是蒲听松的人。
文相心中一凛,猜想愈发得到验证,陛下这是要逐步组建自己的势力?
文相与其他几位不同,他原先是圣院的副院长,自原文相方鸿儒去世、方家灭门之后,他才被帝师提携入朝。
那几位或许是中立的,但他是帝师党的人。
他想不明白,陛下明知道他偏向帝师,为什么还要带着他一起议事,甚至还让他入内阁成为元老。
“朕知道诸位对朕或许还有疑虑”,江弃言扫视众人,目光落在右相身上,右相低下头不敢直视,“你们中有人觉得朕太年轻,乳臭未干,不相信朕的能力。”
他的目光缓慢移动,定在文相身上,“有人有自己的立场,觉得朕怀有私心,想要效仿承曦帝揽权,把朝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
江弃言继续移动着视线,落在陈安与李修竹之间,“有人一心为民,有改革之心,却无改革之实。”
“你们不敢大刀阔斧改革,你们害怕动作太大引起不满,你们总觉得上面有什么在束缚你们,于是你们畏首畏尾。”
闻言,所有人俱低着头大气不敢喘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