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学生个体思考,更注重协调议论能力。五十个考生五人为一组,共分为十组,通过抽签决定顺序。试题及资料现场分发之后,考生需在一炷香时间内,得出组内共同论点并记录于纸上,时间到将记录上交。再由考官抽签点名回答阐述组内论点,一轮毕,再是自由发表个人观想环节。
这样的考核设计,最难以确定的便是组别和被抽到回答的顺序。早说的组,切入点多但可能考虑欠缺;晚说的组,能将前面人所说的纳入自己观点之中但重复性也高。
因此,这也是实力和运气的双重考量。
陆凌彦的“运气”自不必说,前三道试题的资料他先前就已拿到手,早早做足了准备。在他的带领下,其所在的组毫不意外地表现极其出彩。
只是,最后一道加分试题——州府衙门地方借债论题,相关资料都在燕宣和户部手里攥着,现在分发下去的也没有涉及到重要机密。
想来也是,关于在大燕特定时期产生的这种特殊债种,陆凌彦怎样都摸不到边,潦草翻过前代历朝,也没有太有用的参考。
但陆凌彦觉得再怎么没底也比其他毫不知情的人好些。
本轮计时结束,燕宣随手一抽,恰好是陆凌彦那组。
陆凌彦又站起来做总结发言。其实总让同一人阐述组内论点,实在不算公平之举。可陆凌彦爱出风头,其他四个人也觉得他想法最多最深刻,便也都推举他。
“学生等以为,州府衙门此种借债手段实乃偏邪,自古历朝历代不见这么不合规矩的做法。现既已发生,需快刀斩断乱麻,由朝廷出面,将这些不安分的因素拔除。”
陆凌彦一边说着,一边去瞧燕宣的脸色,就看见这位王爷的嘴角在一点点上扬。
他笑起来真的很好看,陆凌彦心跳加快,自觉说的都对,受到鼓励,连纸上记录也不看,一鼓作气将剩下的话全部说完。
“……如有在建非急需工程都可暂停,将款项银两集中还债。几年前赋税减免,上缴税收也少,如今可在正常赋税数额上加征一些,也可设立一些新的税种。总而言之,需由朝廷带头,将地方州府欠债及时填还,此等做法才可抚民心、安根本,且之后一定要坚决杜绝再有此种举债行为发生。”
陆凌彦滔滔不绝,竟足足说了一刻钟,别组考生都不由慌乱起来,生怕他把主意一口气都说光。
结果就听见他说完后,上位的那位主考官,睿亲王发出一声不屑的嗤笑。
其他考官也愣住了。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