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未到。三军并未准备妥当,大汉未必有能力和匈奴挑起战事。倘若不能一击而中,必然会让大汉陷入险境。”
\n苦口婆心相劝,无非是让刘彻忍一口气,让上一让,以待来日。
\n“朕并不喜和亲以求和平,因为那根本不可能换来真正的和平。两国利益,倘若达不到平衡,结局早已明了。区区一个女子,决定不了两国战与不战。”刘彻坦然道来,刘挽必须得说,有一种男人就算全世界的人都骂他渣,依然无法改变他是个有魅力的男人这一事实。
\n“匈奴打和亲之名,实则图的是利。”卫青也道破一个事实,匈奴的人来了,他们看似是要和大汉结为姻亲,实际上何尝不是在想方设法的从大汉内换取他们想要的物资。
\n盐、铁、布等等他们所稀缺的物资。
\n通过抢掠是能让他们得到一些,却不代表都能得到,所以他们每每都会遣使臣入汉,以为大汉在自知不敌于他们的情况下,会选择跟他们继续假装着和平,以避免匈奴兵马大举南下。到时候大汉的天子能不能再稳坐天子之位,将是未知之数。
\n“你要多久?”刘彻冒出此话,要的是卫青的答案。
\n“五年。”卫青和刘彻之间的交流,他们都清楚的知道对方问的是什么。卫青需要时间,刘彻倘若想好了,不妨给卫青一些时间,五年之后,卫青必会让他看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n“好!五年。如果能快些再好不过。”刘彻有野心,更想翻身把歌唱,他对卫青寄以厚望,盼着卫青能够做到,做好!
\n第19章 霍去病
\n唉,听完刘彻和卫青之间的对话,刘挽知道,哪怕是史书上记载打得匈奴丢盔卸甲,四窜而逃的汉武帝时期的大汉铁骑,在刚开始的时候刘彻也须避之锋芒,和汉初的几代帝王一样,选择和亲以图发展。
\n刘挽心下长长一叹,匈奴进犯边境,扰得百姓不得安宁一事,但凡有点血性的王朝都无法接受那么一个情况无限延长。求和认怂一事,古往今来做得最顺手的莫过于大怂,其余的王朝,凡当政者有一丁点家国天下百姓,都会想方设法解决边境问题。
\n势不如人忍一忍,谁都能体谅,也都能理解,可是绝不能一直忍让退却。
\n刘彻心里早对匈奴不满之极,不过是因为实力不够,不愿意贸然出击,反而让自身落于下风。既为帝王,为国出击,不动则矣,动,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n实话,在保家卫国的事情上,中华儿女从骨子里有着同样的信念,为国出一份微薄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