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津津乐道的杂货铺门口已冷冷清清。
年珠认真算了算,发现她只赚了……三两银子而已。
觉罗氏听到这数额时,忍不住笑出声来。
“额娘,您笑什么?”年珠手中捏着三两银子,义正言辞道,“万事开头难,许多事一开始都不容易,我还赚了三两银子呢。”
虽说这银子还不比她过年赏人时多,却是她辛辛苦苦筹划许久赚来的:“虽说如今京城上下不少铺子里都有卖蚊香的,但众人一提起蚊香来,首先想到的就是我那小铺子。”
“正因我的东西好,所有不少人才争相模仿,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觉罗氏笑道:“是,是,咱们珠珠说的极是。”
她一把将年珠搂进怀里,笑道:“毕竟我一开始可是做好你要赔钱的准备的,就连你大姐姐当年刚做生意时也是只赔不赚。”
“我听聂乳母说这些日子你闲来无事时常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捣鼓什么,可是又在捣鼓什么新东西?”
“你说出来给我听听,兴许我也能帮你出出主意!”
年珠却不答应,她还想着到时候再次一鸣惊人呢:“额娘,您就等着瞧吧,不出半年,我定要赚的盆满钵满!”
接下来几日里,她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叫人一堆堆采买牡蛎回来。
这一日,年珠将取好的牡蛎肉下锅,闻到香味后则命聂乳母一直拿文火炖着:“乳母,我先去看看祖父,您守着这锅子,一直用文火将汤汁炖干后再端下来。”
“您切记要不停的搅拌,可别炖糊了。”
聂乳母自是忙不迭答应下来。
年珠万万没想到,她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个畏手畏脚的身影溜进了小厨房。
年珠刚到正院,就见年遐龄正在院子里修剪花木。
年珠甜甜道:“祖父。”
说了几句话后,她又道:“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