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脚步飞快,一点都不会怀疑上级政令的正确性。
怎么怀疑呢?
毕竟就连他们上级都对潜入大秦腹地,让秦遍地开花般造反,打得秦朝措手不及的计策相信至极。
他们只是一群极少用脑子思考的莽夫罢了,他们只会跟着上级的脚步走。
看着面前走过的一大波人,高士廉和柴邵隐藏在暗处俯视着他们,俯视着他们的开心。
柴邵看着如长龙般入了巴蜀的匈奴人,拱了拱高士廉的肩膀问:“怎么样?觉得这些壮丁够了吗?”
高士廉笑了,道:“不够,怎么会够呢?”
他张开手给柴邵展示整个巴蜀多大:“你不觉得巴蜀就如一个大盆,里面可以装满无数的东西?”
“现如今的大秦百废待兴,陛下缺少壮丁,就让这群匈奴人多来一些,让他们以为计策成功。草原壮丁齐入巴蜀,我们把他们一盆端了给陛下送过去。”
本来急不可耐想要收网的柴邵觉得高士廉说的很有道理。
陛下身边人太多了,他们要做就做最好的,陛下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做陛下手下最受宠的臣子才是,怎么能够半途而废,既然想要干掉南边来的匈奴和羌族,那就做到最好。
做陛下手下最受宠的臣子。
高士廉和柴邵来大秦的时间比李世民晚了点,但他们所做出的成绩可不输人。
高士廉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来到大秦,也不知道为何自己一来就来到了巴蜀。
可能是因为他在大唐的时候曾治理过蜀地的百姓,对这里的环境熟悉,
但无论怎么样,一来到大秦,看到篝火旁跳着巴渝舞的百姓,高士廉就知道自己穿越到了巴蜀。
穿成大秦巴蜀郡郡守的第一天,高士廉就开始着手巴蜀的治理——从头到尾,从民心到吃食。
蜀地百姓天性劲勇,锐气直爽,但民俗轻薄,百姓都害怕鬼怪而厌恶病人,对病情危重的父母大多不亲自伺候甚至嫌弃对方,他就因势诱导,使风俗得以改观。「1」
蜀地有些地方土地肥沃,有些地方土壤贫瘠,肥沃之地被强权巴掌,他就打强权,把农民迁到土地肥沃之处。
更有马政建设;挖掘新渠;组织让儒生研讨儒家经典之会,勉励青年学生等等「1」……他都非常在行。
更是协助李世民找到了好几个臣子。
只能说不愧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高士廉他势要做李世民最宠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