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且不止:“秦二世元年七月大泽乡揭竿而起的同年九月项家也起兵反秦。”「1」
历史记载会稽郡守殷通说了一句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准备发兵,就被项梁砍头并制服了整个郡府上下,之后豪强官吏皆起事反秦,吴中之兵起事。「1」
房玄龄等人计算:“就是现在的情况与当时的秦末不尽相同,当时的项家人共得精兵八千人,甚至因为大秦的忽视有精力部署郡中豪杰渡江西进,但现在的项家人可能筹集不到那么多人了,也不可能群情激愤之下纷纷投奔了。”
项家人算是秦末动乱的主力军,尤其是他们队伍里的项羽。
项羽对他们来说是个复杂的人,那并非一个容易相处的人:项羽曾进攻襄城,久才攻克,于是坑杀全城;还有城阳屠城、引兵屠戮咸阳,火烧秦王宫三月等等。「1」
他们对此都记忆深刻,更别说这些大秦本地官员了,知道历史的他们不喜欢将秦降卒二十余万全部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的项羽。
所以……
那现在陛下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讲是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众人的视线看向李世民
不负众望,李世民一挥手,随侍近臣立即呈上来一份文书交予众人传阅。
看之前,大多数臣子的心情是好奇的。
看之后的心情……
众人坐在一起看着面前摆放的八百里加急信件面面相觑。
啊!竟然有人举旗造反!
苍天呐,大地啊,情感充沛的文臣们第一时间难过道:“呜呼哀哉!有人造反了!”
秦始皇在李世民身边看得也懵了,他们现在已经不像原世界线中的秦二世一样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犯和民夫,也没有大规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更没有建造阿房宫,逼得百姓怨声载道,怎会有人造反呢?
“此之宿命,此为宿命矣!”有臣子哀嚎。
是的更让他们难过的是,这是一件在历史上原原本本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见证好的历史和人,那是开心的。
但当不好的历史发生之时,就会给人一种心情压抑之感。
历史的轨迹难道是不可更改的吗?明明大部分历史已经改变了,为何还有人会举起造反?
历史自然可以更改。
赵高胡亥提前倒台,皇长子扶苏成为秦二世,萧何韩信成为了秦朝的臣子,田家和韩成的倒台,桩桩件件都在告诉他们,历史的轨迹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