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风雨同舟-95
回到溪原的当天晚上,陈正祺再发腹痛。
急诊室的夜晚很长,他躺在轮床上辗转。疼来疼去,想来想去。看着妻儿红肿的眼,想通或许一个人活着,不单只为自己,也得为了别人。
他终于答应住院,接受联合化疗。
赵本山的小品里讲,化疗,就是用谈话的方式帮你治疗。这无疑是句打趣。但对某事的打趣,恰恰能反映大众的恐惧。这就是所谓喜剧的‘悲剧内核’。
化疗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通过强效药物,破坏细胞DNA。
一战时期,有种在战壕内使用的生化武器,叫做芥子气。它会让士兵无法呼吸、双目灼伤、皮肤长疱。在研制针对的解毒药时,科研员意外发现,士兵的骨髓遭受了永久损伤。这一可怕的结果,却带来了意外灵感。既然骨髓细胞和癌细胞都能快速自我复制,那有没有可能,把这种生化武器转变为抗癌药物?
最早的化疗药物,就是从芥子气里提取出的化合物。这是一种超强毒药,可以打击快速分裂的细胞。但在快速分裂的细胞里,不仅有癌细胞。还有生发细胞、口腔黏膜细胞、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道黏膜细胞等。所以化疗会产生脱发、疲劳、不孕、恶心、贫血等一系列副作用。
总之化疗不是谈话治疗,而是以毒攻毒。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也因为药太毒,无法直接静脉注射。一旦药物外渗,会导致皮肤溃烂,严重的甚至致残。
针对这个问题,现代医学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在锁骨下埋个底座,叫做「输液港」;另一种是在体内埋根输液管,叫做「PICC」。
陈正祺化疗周期不长,又抵触做手术,所以选择了PICC。置管那天陈熙南是手术日,不能来陪。许廷秀又有点病歪,陈正祺不肯让她来。所幸段立轩当惯了主心骨,能独留病房充当家属。
陈正祺从不在妻儿面前露怯。但在这个干儿子面前,却总是要返老还童。
俩护士刚推着工具台进来,他就两眼一黑。歪在病床上,嘴里可劲儿哼哼。
小季给他量手围,反复算着埋管长度。刘姐戴上胶皮手套,用B超找血管。俩人本以为老头在耍赖,忙半天才发现他在唱歌。什么‘万恶的旧社会,鞭子抽得我鲜血流’,什么‘可怜我这放牛娃,向谁去呼救’。
给刘姐都气笑了,指着他斥道:“好你个老陈头,拿我俩当地主的狗腿子骂!一会儿给你打麻药,没那么疼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