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祺偷偷写下的遗嘱,也清楚地交代了段立轩那一份:
位于溪原市的房产以及所有存款,由妻子许廷秀继承。位于京市的房产,由儿子陈熙南继承。
本人生前购置门面房一间,委托儿子陈熙南租赁出去。所得租金50%为我妻子所有,为养老生活所用。50%为我干儿子段立轩所有,为日后不时之需……
如果康复希望不大,请不要孤注一掷。如果我神志混乱,连亲人都认不出了。请停止对并发症进行治疗,但可以采取措施缓解疼痛……
洋洋洒洒,足足写满了两页纸。一页遗产分配,几乎把所有物件都标明了所属。一页医疗自主,把能想到的情况统统涵盖。他还准备写很多封信,给所有他爱的人。不过那得是明天以后。现在这具衰老的身体,无法从事长时间的写作。
撂笔抬头,恍惚间屋子都空了。这世上的种种,都已不再属于他。有些空落,却意外地从容。
陈正祺一直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相信转世或神佛。但他并不恐惧死亡,只因为他曾好好活过。
就像英国神经学家奥利弗,临终前曾在《纽约时报》上刊载过的那一段话:
‘我不能装作自己不害怕,但最主要的还是感激。我爱过了,也被爱过了。我被给予过,也曾奉献过。我曾游历、思考和写作。最重要的,我曾是这个美丽星球上有情众生中的一员、一个能思考的生灵。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极大的幸事、一场奇幻的冒险。’
如今,陈正祺也心怀感激。他不愤恨自己得了癌症之王,反而庆幸自己有时间告别。毕竟疾病,总是比意外来得仁慈。也好过活得太久,最终成为子女的累赘。在某些社会,老人可是要被扔到山洞里等死的。而在文明社会,那些山洞则有另外的名称:养老院,或者叫姑息治疗科。
送得起还算好。要是没钱,还得听子女在床边争吵费用怎么摊。
所以在他看来,68岁得胰腺癌,不止不悲惨,甚至堪称幸运。
他心满意足地把医嘱叠好,放进信封。躺回床上熄了灯,在被窝里握着老婆的手。
“小秀儿,还记不记得咱年轻那会儿,我跟你侃过塞涅卡?就那个古罗马的老爷子,满嘴大道理内位。”
“记得。”许廷秀从枕上偏过脸,借着窗帘缝里的一点路灯看他,“你是不是想说那句。生命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深度?这话早不时兴了,现在小学作文都不用。”
“嘿,还真不是。是另一句。”他摸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