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大,可此刻,她站在他身边,丝毫没有师者的庄严气场,倒像两个相熟的、位置平等的,女生和男生。
这世间的一切所谓美,总敌不过一个规律,那便是:刻意营造不如妙手偶得。
陈一天在家里、在奶奶面前、在和于乔相处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个读大学的孩子。
可他总能在某个机缘之下,漫不经心又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成熟的一面。
脱去稚气,又未被世俗薰染,刚刚好的成熟,在小学生于乔看来,有种遥不可及的美好。
于乔看到这一幕,回想前几分钟,同学们鱼贯而出时,发出的唏嘘之声大概都源自陈一天。
于乔走到二人跟前。
薛老师双手背在身后,跟陈一天聊天的同时,身体微微左右摇晃,看样子聊了有一阵子,气氛也不错。
她看到于乔,伸出背在身后的手,撸了一把于乔的马尾,又微笑着看陈一天:“跟你叔叔走吧,等你半天了。”
陈一天站直身子——他站直了就显得又瘦又高,跟薛老师告别:“那我们走了,跟薛老师再见。”
于乔跟班主任告别,嗓音清脆,几秒之内,把那个“叔叔”消化掉了。
眼前多了两包巧克力威化,陈一天站直身子的同时,不知道从哪掏出来的。
少年说:“要不要跟薛老师分享?”
于乔把其中一包举到薛老师面前,她本能地接了。于乔又甜甜地补了一句:“老师国庆节快乐!”
薛老师看到于乔落后了,陈一天放缓步子,伸出左臂,揽在孩子的双肩包上,消失在楼梯拐角。
第8章 血泪含悲啼-8
三个人先是乘坐大巴,换乘中巴,最后要乘坐公共汽车,到达陈奶奶以前生活的乡下。
说是公共汽车,其实每天只有两班,上午7:30和下午1:30,这还是近两年才有的,早几年还不通公交。
下午1:30,镇上的小车站安静极了,完全不像国庆节当天。
陈奶奶下了车,心情畅爽地深吸了口小镇的空气。
20世纪末,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只在一个地方生活一辈子。那几代人里,如果有人在一个地方生活很久,后来离开,有幸再回来,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会让这个人比绝大多数人眼界更开阔,心胸更豁达。
几十年后的中国,这种眼界和心胸的差异缩小了。
因为人人都会出走,都会回归。真正困守一处,出生、成长、终老的人,反倒成了稀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