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百文钱,这是陈庆从小到大赚到的最多的一笔钱了。
他在回去的路上就已经计划好了要怎么来花这一笔钱,先买点猪油,猪油罐子早就空了;再去买点肉,他还好,中午那一顿饭里总会有点油水,但祖母却是很久没吃过肉了;再买些粮食,这样到年底,他们都不会再饿肚子,至于今年想给祖母买新衣裳,就等他后面赚钱再说。
时间已经到了四月中旬,天气已经很暖和了,刮的风不再是那么刺骨,陈庆帮着祖母穿好衣裳,扶着她往镇上去,陈庆的怀里揣着四百多文钱,用祖母给他的荷包装着,沉甸甸的。
他们这次去镇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去驿站看看有没有周远寄回来的家书和钱,往常都是三月就到了,以前会有人在村口来报信,但今年都没听到过,所以祖母想带着陈庆来问问,也算是带他认认路,以后还得陈庆去拿呢。
他们到了驿站,得到的消息是早在三月十五的时候钱就已经到了,周远寄了二两银子回来,领走人那里按了红手印,名字写的是周木。
果然,不是周远没寄钱,而是周木早就把钱领走了,应该是来报信的人在村口就被周木拦了下来,随后周木就跟着人去把钱取走了。
看祖母了然的样子,陈庆就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不止一次。
“祖母,周远去了几年了啊?”陈庆扶着他,两个人在人群中走得很慢。
“这已经是第四年了。”祖母说,“那时候家里揭不开锅呀,当时有征兵的来,说去征兵就给二十斤粮食,阿远就去了,当时阿远也才十三岁。”
陈庆在心里盘算,周远就比他大了一岁,他今年十六,周远十七。
没有拿到周远的钱,陈庆有一点失望,但好在他这些天赚了些钱,能买些必须的粮食什么的,来的时候背篓空空,回来的时候背篓背得满满当当,陈庆背着都有些吃力